2025年04月25日星期五
有车族:当心高速行车综合征
汽车拓展了人们生活的空间。但是,高速行车会给司机和旅客的身心健康带来一系列问题,医学上称之为“高速行车综合征”。
高速行进的车辆因速度很快,司机的精神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大脑皮层兴奋性增高,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心率加快,血压升高,长期处于这种状态,易诱发高血压病。现代医学实验已证实,行车时,因心情紧张,即使健康人的心率也会增加,时速80千米时心率平均为90次/分以上,时速120千米时的平均心率为115次/分以上。长期高速行车可使心肌疲劳而影响心血管功能,诱发高血压和冠心病,应引起人们的高度警觉。 高速行车发出高频率的颠簸振动,尤其在崎岖的山路和高低不平的小路上,会使人产生种种不适和不良心理反应。振动持久作用于人体,会导致肩背酸痛和腰椎退行性改变,诱发坐骨神经痛,贻祸终生。长期高速行车还可导致骨关节改变、神经末梢感觉障碍,严重者全身骨骼和关节麻木、感觉迟钝。老司机大都有被称为“振动病”的职业病,主要表现为:夜间手剧痛,振动觉、痛觉发生障碍,手指呈节段性苍白,手指麻木僵直、有蚁行感,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 有的车辆座椅无缓冲和靠垫,快速行驶时振动频率和人体椎骨发生“共振”,极易损伤脊椎骨,导致腰背酸痛和骨质增生。紧急刹车时,因巨大的惯性冲击而使头部向前方突然倾斜,轻者可致颈肌劳损,重者可使颈椎损伤。 高速行车的颠簸和振动持久作用于人体,会使脑部血管痉挛收缩,脑部供血骤然减少,产生头痛、眩晕、恶心和耳鸣等症状。许多旅客大脑的平衡器官的适应力差,由此传导到内耳前庭器官,产生平衡失调,由此诱发晕车症,且晕车症状随行车速度的提高而加重。 |
| |||||
Copyright © 2009-2025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教育中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