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5日星期五
糖尿病人能下馆子吃饭吗
糖尿病人在控制血糖的过程中,比较难堪的场合是在外用餐或吃职工食堂。坚决回避这些大可不必,这里需要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是选择什么样的餐馆,第二是怎样吃,第三是吃什么。
餐馆与食堂 选择什么样的餐馆或食堂有时不取决于自己,食堂做什么你就得吃什么,那就看自己怎样吃了。眼前大多数的饭店、相当多的职工食堂和订餐处,几乎没有按照每日6克盐10克油来做饭菜的,从“美食”上和目前老百姓的认知上讲,这也不现实.事实上,高糖患者在外就餐,即便是吃药和打胰岛素,餐后血糖几乎没有不高的,只不过不是天天吃罢了。天天下馆子的糖尿病人,肯定血糖控制得不好;就是天天在食堂吃一顿午餐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好的也不会太多,因此,在讨论如何在外就餐的问题时,也只限于偶尔一到两次。 先说职工食堂,大锅炒的菜不用大火大油来烹调是不香的,盐也提味,指望大锅菜少油和少盐也不现实。这样问题就来了。我有时在食堂用餐时,除了点粗粮当主食外,尽量点油少和能被水冲淡且不散型的菜,比如,炒豇豆和扁豆,若油大还咸,可将开水倒入饭盒将菜涮一遍再吃。如时间允许,中午的饭也可分成两顿来吃。 在我的切身体验中,少吃两块肉,比多吃一个油多盐重的炒菜强。比如类似烧茄子的菜肴,最好别吃。 盒饭的配餐较为合理,但对血糖高的人来说就不完全是这样了,比如在一份盒饭中,一只鸡腿的热量就足可以让糖尿病人吃饱一顿饭了,再把米饭吃掉,在把其他的菜肴吃掉,血糖必高无疑。这时就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一些了,在食用炸鸡腿(翅)时还是将外皮剥下来不吃为好。 家常菜如何选择 餐馆中的家常菜,比如清炒苦瓜类,西芹炒百合,麻辣蕨根粉,田园大丰收,蒸山药,软炸鸡翅,软炸虾仁(不吃外皮),清蒸各种鱼类,适量的海鲜等糖尿病人都可食用,但要尽量挑选食用油少的菜肴来吃。烤鸭的外皮油多且甜,不提倡食用,可吃不带外皮的肉,但不要用甜面酱,适量吃卷肉的鸭饼也不会升血糖。 有糖尿病的人吃东西是和正常人不一样的,这一点必须承认,一些可供选择的食物,只要少用盐,少用含糖的作料,总量控制好是没问题的,就怕油大,盐多,越咸越吃,越吃越多,造成恶性循环,使血糖升高。事实证明在外吃饭是能控制好血糖的,不必回避,嘴长在自己的身上,关键是有选择和别超量。 吃火锅的经验 火锅是大众食品,也是北方人热衷的饮食。我经常吃火锅,总结出来的经验是:第一不喝汤,第二少用芝麻酱料(一般的芝麻酱配料中都加盐,加白糖,加调味油,口重的人再多吃一点,吃完了肯定血糖高),再有就是少吃肉(各种肉类总量别超过三两),可涮白萝卜,绿叶菜,菌类,豆制品类和其他蔬菜类,适量吃些山药和魔芋,再生吃两段黄瓜,一定能中和你吃的肉类。这里的豆制品,山药和魔芋要替代相当的粮食才对。 酒应该怎么喝 在外用餐免不了喝酒。凡是能多喝,想多喝,喝的多的糖尿病患者,除了控制不住和为了所谓的友情和面子喝酒后使餐后血糖升高外,想必是有些人喝完酒的餐后血糖并不高,(有的降糖药遇酒精也会使血糖降得更低,比如达美康)于是乎就有了喝酒的理由。 我以前其实是一个爱喝酒的糖尿病患者,也正是发现酒后的血糖值(餐后两个小时)并不高才没戒酒,但后来发现,有时早晨的空腹血糖值反倒比前日傍晚餐后的还要高,我并没有理会,遇机会还是要小酌一番的。 去年偶尔的一回,我测了个餐后三个小时,四个小时,六个小时和十个小时的血糖值(当然是酒后),惊奇地发现酒后的血糖值呈现了这样一个曲线——餐后两个小时的血糖值不高,三个小时偏高。在晚八时到第二天早的十余个小时内,时间愈长血糖值愈高,一直高到第二天将近中午肚子饿了的时候血糖又低于标准了。 原来酒精是这样“欺骗”喝酒人的,想必类似我这种情况(之后又有相似情况的体验)的糖尿病患者为数不少,这可能和酒代谢得慢和喝酒时吃的东西不易消化等等诸多因素有关,一些患者是因餐后两个小时的血糖值不高而被“蒙蔽”的。 糖尿病患者要慎喝酒,有嗜好的可喝杯啤酒或红酒,尽量不喝白酒,稍加控制就有效果,有了效果就有告别的可能。喝酒的人大都有这种体检,酒桌上不喝觉得亏点什么,酒桌上喝多了,话说多了,话说错了,才后悔应该不喝。照实说,还是先苦后甜好,忍一下别动杯,别人喝多了虽没事而你没喝却很清醒多好呀,应了那句话:只要感情有,白水也是酒。关键是酒喝多了对身体还是不利,糖尿病患者还是讲求点合理膳食和限酒吧! 总之,糖尿病患者要慎重选择在外用餐,即便推不了的应酬,也要坚持你的健康生活习惯,久而久之,对方也会认可,关键是要自觉管住自己的嘴。良好的食文化,酒文化,绝不是靠吃得多和喝得多来体现的,不管是在哪儿用餐要有感觉还没吃饱为好,走下餐桌后,感觉轻松、清醒、回味、丝毫不影响正常工作,正常的睡眠,还能进行正常的运动就更好了。 |
| |||||
Copyright © 2009-2025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教育中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