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5日星期五
童年记忆 香椿鱼
我是在北京四合院里长大的,那时院里种着一棵香椿树,长得有两层楼那么高。香椿树一般是在初春发芽,采摘香椿芽时间性很强,只能在每年谷雨前很短时间内采摘,母亲叫做“打香椿”。打香椿时可以适当折枝,这样可促进香椿树枝叶繁茂。母亲说每年只能打两次香椿,如果贪多无节制,香椿树就会死掉。
采摘下来的一簇簇香椿芽散发着清香,母亲会变换着不同的做法将它们端上餐桌。母亲 平常做得最多的香椿菜便是香椿拌豆腐。将豆腐沥去水分,切成条状,盛放在盘内,然后撒上盐,再将香椿芽放入开水烫一下,捞起切成末儿,撒在豆腐上,淋上香油即可。这道菜父亲最爱吃,母亲做的香椿拌三丝、香椿酥皮、香椿炒豆豉也很好吃。 但我我最难忘的是母亲做的香椿鱼。香椿鱼,其实与鱼无关,只是炸出来的外形酷似小鱼,又因“鱼”与“年年有余”的“余”谐音,图个吉利,故而得其名。 香椿鱼的做法并不复杂。母亲先将香椿芽洗净,用开水略烫,再粘上面粉。父亲这时候就会端上早已经准备好了的由鸡蛋、盐、面粉、料酒调成的鸡蛋糊。母亲动作娴熟地把粘了面粉的香椿芽在鸡蛋糊里打几个滚,然后轻轻放入烧得几分热的油锅里,几分钟后一条条表面金黄、香味四溢的香椿鱼就可以捞出锅了。每当这时我总是迫不急待地要把香椿鱼往嘴里放,全然不顾烫嘴。那鲜香酥脆、外焦里嫩的香椿鱼也成了我难以忘记的儿时美味。母亲总会笑着说:“你还没沾花椒盐就把香椿鱼往嘴里送,女孩子家怎么这么贪吃?” 后来我到了千里之外的异地求学、安家,很多年都没有再吃到过香椿鱼。听母亲说四合院里那棵香椿树每年春天还在发芽,每年她还会做香椿鱼,只是我不在身边,自己吃起来总觉不那么香,母亲的话也让我伤感起来,每年香椿树发芽的日子,我离母亲却那么遥远。 今年春天,正好有个北京亲戚到我所在的城市出差,我又一次品尝到了久违的母亲做得香椿鱼。虽然经过长途颠簸,香椿鱼已经不再象刚出锅时那么鲜香酥脆,但我吃着还是感觉香喷喷的,因为这里面有母亲的味道,有浓浓的亲情。 |
| |||||
Copyright © 2009-2025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教育中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