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刊

四个人的家庭
日期:2010年06月21日           来源:暂无
附件内容:暂无
【字号:
  今天,茉莉和她的丈夫白杨在“金凤祥”蛋糕店挑选生日蛋糕。
  “你看,这种怎么样,我们选这种吧?”茉莉略带倦意地说。她穿着高跟鞋,每次和老公外出时,不到一米六的她都会穿高跟鞋。
  “再看看吧。”平时不爱逛街的白杨,今日对挑选蛋糕产生了兴趣,甚至忽略了高跟鞋给妻子双脚带来的不适。
  他们走到蛋糕店的最里面。“这个他一定喜欢。”男人相中了一款,转头对妻子说。那是个白色的奶油模型,7英寸大,顶端有五朵玫瑰花,也是白色的。茉莉注视了一会儿,微微点了点头。
  “我是个为情活着的女人”
  从前,茉莉只给儿子选生日蛋糕。因为儿子与前夫高山的生日都在9月,父子俩通常就在一起过。然而两年前的夏天,她与前夫办了离婚手续。那年9月,她只给儿子办了一个简单的生日。对于离婚,她并不感到懊悔,她相信那是无法避免的。因为儿子两岁时,丈夫有了外遇。
  知晓丈夫的出轨,她曾经离开过。一个朋友在青岛开了家美容院,请她过去帮忙。这是她婚后第一次如此远地离开他们。一个月后,丈夫带着两岁多的儿子来了。就在美容院的门口,他把儿子放在地上。他蹒跚地朝妈妈走来,走得很慢。她站着没动。最后,儿子抱住了她的双腿,她心软了。为了儿子,她痛苦地包容了他,退到了她一向都认为无法容忍的道德底线之下。
  此后8年,那个男人一直在为自己的过错而默默忏悔。他努力工作,使家里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他们换了大房子,买了汽车,而茉莉的生活却越发变得消沉。她用2年时间去原谅丈夫的不忠,又用了6年时间使自己适应那种笼罩在阴影下的婚姻。
  “我是个为情活着的女人”,在过去的8年时间里,这句话被茉莉顽强地保留在心底。在她33岁那年,她做出一个令旁人“无法接受”的选择,她爱上了一个比自己小三岁的男人,并成为了他的妻子。
  在车里,他哭了
  当时,每个了解内情的人都这样劝她:“他年龄比你小,还没你成熟。你要找,也不能找他那样的。”
  “离婚干吗呀,就这样过呗。人还是要现实点。”
  而茉莉却回答:“要现实的话,我10年前就可以做到,何必等到现在。”
  办离婚手续的日子,是她匆忙选择的。事情办完后,他们开车往回走,过了二十分钟,高山把车停在路边,双臂撑在方向盘上,一动不动地呆着。
  “我对不起你。”他说。
  “没想到会这样。”他说。
  “我还会照顾你的,直到孩子长大成人。”他说。
  他哭了。茉莉也哭了。不忍心面对的一幕,还是发生了。此时此刻,她不能把痛苦简单地归咎为谁对谁错;也无法用新点燃的希望,草草掩埋那不愿回首的往事。而留在这男人身上的剩有的情感,此时,以一种亲情的方式,不断地弥散在她复杂而又脆弱的心里。她不想把这一切告诉她未来的丈夫。
  重新开始,他们需要的不光是爱
  茉莉再次走进婚姻的殿堂。她和白杨从浓情蜜意的恋爱步入柴米油盐的家常生活。
  结婚前,白杨不必考虑那么多的问题。对他而言,茉莉是个成熟的女人,对人生怀着一种特有的信念。正是这一点使他找到了生活的方向,也正是她这种成熟与坚韧深深吸引着他。而婚后,他发现妻子的压力一天天大了,从她的眼神里,他时常感到的是另一种渴望。茉莉需要经常提醒丈夫:“你结婚了,你生活在一个家庭里,这个家除了你以外,还有妻子和儿子。”他能够理解其中的道理,却一时找不到办法。面对妻子的质疑,他时常无语。
  而对茉莉而言,上一段10年的婚姻生活,使她习惯了前夫给予自己的哥哥般的“关怀”——灯泡坏了她不必自己换;表电没电了她不必操心深夜能不能充上;儿子发烧了她不必担心病情延误而趋于恶化……然而这些“关怀”却无法随着再婚而延续下来。
  这种焦虑一度困扰着她。但她坚信自己能够改变丈夫。她时常鼓励自己:“给他时间,他会慢慢长大的。”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发现,自己其实改变得更多。她学会了如何“经营”好自己的新家。
  首先,她用引导代替了要求。她试着克服那些因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怨气,引导丈夫做自己希望的事,并给予他明确的回应。其次,她用沟通代替了争吵。每当矛盾发生时,她都迫使自己与丈夫进行沟通,不把矛盾留到第二天早上再处理。她想尽办法“敲开”丈夫的嘴,只要他说出口,问题往往就迎刃而解了。最后,她开拓了自己的空间。除了家庭,她还需要一个属于自己的圈子,圈子里有很多层面的朋友,通过交流可以保持思想的清新和思维的灵活。在茉莉的努力和白杨的配合下,有真挚的爱来掌舵,名叫“家”的小船平稳地开始新的航程。
  “老公,你变了。”有一天,妻子深情地说。
  “是吗?”他看着妻子,“你也变了。”
  “我们会永远这样好吗?”她问。
  “会的。”他把妻子抱在怀里。
  儿子拉近了两个男人
  有一天,已上小学的儿子问自己的父亲,爸爸,单身汉是什么意思?他回答:“单身汉就是没老婆的男人。”
  儿子又问“你就是单身汉啰?”
  他回答:“我不是,我有你呀……”
  高山经常来看儿子。他们就留他一起用餐。周末,儿子到他那里住,他们也从不阻止。渐渐地,高山成了家里的常客,到了节假日,四个人还经常到外面的餐厅吃饭。儿子没有排斥过继父。
  四年级时,儿子的学习出了问题,茉莉决定召集两个父亲,一块研究对策。那一年,这样的讨论进行了好几次。
  “是你从小没给他养成良好的习惯。”茉莉责怪高山。
  “我知道,以后我会把坏习惯给他扳过来的。”
  “你能做到吗?那我以后就不用管了。”茉莉说。
  “那好吧,以后儿子我来管。”
  “你不要把责任都推给自己。”白杨对高山说:“孩子是你们俩的,虽然离婚了,你俩的身份没有变。”
  “我就是这样的人,从小我就喜欢把责任都揽过来。”高山说。
   “这样对孩子不好。”白杨说。“你们两个要相互配合,态度要统一,这样孩子才知道如何去做。”
  “恩,你说的对。”茉莉沉默了一会儿说。“高山,我们应该多听听他的意见,他更能站在客观的立场上看待问题。”
  “好的。”
  祝你生日快乐
  晚上,高山来了。餐桌上空荡荡的,为了给他一个惊喜,他们并未透露一起过生日的事。“你吃晚饭了吗?”茉莉问。“吃过了。我来给儿子复习英语。”
  “爸,你忘了今天是什么日子了?”儿子问。
  “什么日子?”
  “今天是你生日啊。”儿子兴奋地说。
  “这么大岁数还过什么生日。”高山笑着说。
  生日蛋糕上插着四根蜡烛,五朵奶油玫瑰在烛光的映照下泛着柔和的粉色。蛋糕上散落有许多银色的糖珠子,非常明亮,整个蛋糕仿佛被一缕朦胧的光晕笼罩着。
  “谢谢。”
  “许个愿吧。”儿子说。
  他坐在蛋糕前,闭上双眼,脸上的笑容始终没有散去。

 
网站导航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网站帮助     | 隐私安全
Copyright © 2009-2025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教育中心
技术支持:瀚铖盈佳(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