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6日星期六
老人发挥“余热”要量力而行
老人发挥“余热”要量力而行
不少离、退休老人,大半生都在忙碌、奋斗之中,现在退居二线,很多人感觉闲得心慌、很不习惯。于是,在锻炼身体、做家务、休闲之余,不少人或重操旧业或是经商做买卖,或出外打工赚点小钱,或助人为乐做义工……这些发挥余热之举,确实有积极意义;但有些老人不量力而行也产生了一些负作用,值得老人们警醒。 守 夜 猝 死 张大伯是个冠心病患者,退休后一直在服药做保守治疗,由于饮食起居有道,张大伯保养得不错、神采奕奕的,外人根本看不出他有冠心病。2009年7月中旬,张大伯的一个做服装生意的亲戚邀他去自己开的服装店里守夜,月薪500元,说是用亲戚守夜放心。张大伯觉得条件还不错,工资不低,活儿也不累,自己应该可以应付。于是,张大伯答应了。开始几天还好,天不太热;到了7月下旬,本地持续高温,一天夜晚张大伯突感胸闷气短,服了一点药症状有所缓解,也就没去医院就诊;谁知下半夜张大伯冠心病突然发作,和他一起守夜的另一位老伯急得有点懵了,慌慌张张好半天才想起打“120”叫救护车,等到医护人员赶到时,张大伯已经死去多时了。 警示1 重病在身,就要好好保养;尤其是平时靠药物维持、表面健康的老人,更要心知肚明认识到自己有病在身,生活作息都要有规律,不能劳累打工----你想:打工的地方条件再好也没有家里好哇!俗话说“赚不尽的钱过不完的年”,“身体健康就等于赚钱”,身患疾病的老人应紧记之。 送 货 摔 伤 李师傅的家门口近年来开通了一条大马路,原来冷清的地方成了闹市区,邻居们纷纷把一楼改成门面出租、经商。退休后的李师傅见形势不错,便也开了一家烟酒杂货店。由于地段好,杂货店的生意不错。这天,老李和老伴儿坐店卖货,一个老顾客要求马上送一箱啤酒过去,平时送货的儿子刚巧不在。老李掂量一箱啤酒也就二十来斤,自己年轻的时候能挑两百多斤哩,便扛起啤酒就走。顾客的家在6楼,又没电梯,楼道又黑,李师傅一个不小心脚下一滑摔了一跤,狠狠摔在了楼梯上,打碎的啤酒瓶子把胳膊给刮了好几个口子,全身多处伤痕,送医院花了不少钱才痊愈。开张这段日子赚的钱全搭进去了。 警示2 人进入老年,身体不复年轻时强壮,总会有这样那样的毛病,只不过有些老人症状不明显罢了;如果平时不加注意,脏活、重活还抢着干,说不定什么时候隐疾就会爆发,那时劳命伤财就悔之晚矣。 帮 忙 致 瘫 周大爷身子骨还很硬朗,他家的附近有家养猪场,是他的好友所开,周大爷闲着没事的时候会去串串门,顺便帮着干一些小事情。2009年7月下旬的一天,养猪场出售一批小猪,因人手不够,小猪装车的进度很慢;在一旁的周大爷看得不过意,便主动上前帮忙捉猪,却不慎摔倒,摔碎了骨盆导致卧床不起,原本和睦的两家人遂“对簿公堂”。法院考虑到周大爷纯属“帮忙”、事出意外,养猪场是“受益人”,故判决好友补偿周大爷5万元,作为其的医疗、康复费用。 警示3 手脚勤快闲不住,乐于助人心肠热是老年人的优点,值得称道。但老年人发挥“余热”、奉献社会、帮助他人也要量力而行,特别是要知晓自己年岁已高,有些忙是不能帮的。如像周大爷明知自己年近七十,却去帮忙做捉小猪这样的危险事,自己发生意外不说,还连累受益人,实是得不偿失呀! 刺 绣 失 明 家住苏州的中学退休美术教师胡老师,一生醉心于中学苏绣教育,退休后他人老心不老仍然担任学校的苏绣辅导员。今年是国庆六十周年大庆,为此,学校准备创作一幅大型的苏绣作品。考虑到进度和学生们的水平等因素,胡老师决定自己亲手来完成这幅作品。就这样,胡老师换了三副眼镜,历时三个月,终于把这幅作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不幸的是,胡老师因劳累过度,加上本来就是高度近视,使其眼疾突发,最终医治无效而失明。 警示4 不取报酬做义工,这是很多老人都喜欢做的高尚事业。刺绣本是轻体力活,眼睛好的老人做做也没有什么大碍;但有眼疾的老人却是碰都不能碰的,更不能定指标、赶进度,这样很可能会酿成大祸。总之,即使是轻体力活,老人们也要根据自己身体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不能做的就坚决不做,只有这样,才能既发挥余热,又保证健康,皆大欢喜、其乐融融。 |
| |||||
Copyright © 2009-2025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教育中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