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刊

冥 想——通往智慧的捷径
日期:2010年01月20日           来源:暂无
附件内容:暂无
【字号:

冥 想——通往智慧的捷径

    神奇的冥想

    第一次接触冥想,是在小时候看到的一篇翻译自国外的文章,大意讲的是一些外国的修行者,通过练习冥想,可以把自己的能量转变为热能。具体考验就是让他们只穿着短裤,在冰天雪地中静坐,然后要用身体烘干几块用冰水浸湿的毛巾,如果这个人能够做到在几个小时内烘干几块(具体的数字记不清了),那么就可以获得一个很尊贵的称号。我那时最佩服的就是他们真的可以让自己不畏寒冷,就像武侠小说里所说的寒暑不侵一样。

    后来听说有些人可以通过冥想来增强自己的记忆力、注意力、理解能力与学习能力。在一些节目里看到,有些人可以记忆54张扑克牌的顺序,据说这也是通过冥想来获得的能力。

    后来,我读了心理学专业,并以此为职业,才对冥想有了从感性到理性的了解与体会。那么冥想真的有那么神奇吗?冥想是什么呢?冥想是否真的就是通往智慧的捷径呢?冥想是否就是静坐呢?冥想是否就是思维静止呢?冥想有什么用处呢?

    如果你对上面的问题感兴趣,那么就请你继续往下读。

    同时,你也可以先写出你对这些问题的看法,然后再比较一下我们给出的答案是否有所不同。

    冥想的本来面目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冥想的概念。

    冥想(meditation),深沉地思索和想象。

    冥想是一种改变意识的形式,它通过获得深度的宁静状态而增强自我认识和良好状态。在冥想期间,人们的思维处在一种平衡而专注的意识状态,可以将意识集中在自己的呼吸上并调节呼吸,采取某些身体姿势(静坐、行走、瑜伽姿势等),使外部刺激减至最小,产生特定的心理表象。

    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头脑经常处于一种思虑的状态,老在想东西,想太多就忘记了知觉;当一个人的思虑太多,就会忘记身体的感知能力;长期处于思虑状态,心灵跟身体就会高度地分裂;当发生很强烈的分裂时就会失眠、焦虑、紧张,由此引起各种病症,如高血压、心脏病等等。 当一个人远离了知觉,处于“失念”的状态,其思维是完全脱离身体的,知觉失去了感知能力。留意观察一下路上的行人你会发现,特别是在大城市,你观察他们,每个人走路的时候不是在专注地走路,他在走的时候目光、动作各方面都被带到他脑子里想象的另外一个地方,很难有轻松走路的时候,这种走路的状态就是把意念拨离了身体。

    如果你在清晨或者黄昏的时候,去观察在公园锻炼的老人,你会发现这时他们走路的状态和白天是完全不同的,为了走而走,动作肢体有和谐在里面。当一个人过度地思虑,使心灵离开了身体,身体和心灵发生分裂,这种分裂就会产生各种疾病。

    冥想就是通过修习,通过一系列的方法,让你重新把心灵和身体结合起来,进入一种感知的状态。

    你也可以练习冥想

    冥想其实并不神秘,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进行冥想,我们每个人也都可以进入冥想状态。

首先,选择一个地方。

    最好是安静些、不容易被打扰的舒适的地方。舒服地坐在椅子上或者沙发上。无论什么姿势,都要求脊柱竖直。手平放在腿上,或放在膝盖部位。确认在接下来的半个小时中,你不会受到任何打扰。

    其次,想想你的目的。

    冥想的目的可以是减轻压力、对某件事情希望理出头绪、清静你的思想、增强你的记忆力等等。你或许有几个目的,重要的是在冥想前必须要使之明确。

    再次,让自己安静下来,并让思想聚焦。

    有多种方式让思想聚焦,包括注意自己的呼吸,或者是重复默诵或轻唱一个词或一组词,或者是看墙上的一幅画。

    接下来,就是调息。

    在思想聚焦后,让你的呼吸变得缓慢、深长。观察气息的进出,注意力完全地聚焦于呼吸。生命就是呼吸,生命无处不在,万物联系为一。

    当然,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可以练习冥想。

    体会你每一刻的情绪、动作,告诉自己在做什么。冥想时你也可以排除杂念仔细聆听风声。

    冥想的几个误区

    静坐只是一种形式

    传说有一个年轻人在闭目静坐,一个禅师路过,看到了年轻人。

    禅师就问:“你静坐干什么?”

    年轻人说:“我要解开我心灵的束缚!”

    禅师笑曰:“谁束缚了你?”

    年轻人闻听此话,若有所悟。

    禅师继续说道:“没人苦了你,是你自己在那儿了;没有万物束缚你,是你自己束缚了自己。你这样坐,不过是在束缚的心上守了一个静,你又被这个静束缚了。你这样静坐是越发自己苦了自己,孩子,万物给了你一份智慧,你面对的人给了你修炼的方便,哪里有什么束缚了你呢?当你明白这些道理,还有什么能够束缚你呢?”

    年轻人听完后,拜服禅师离去。后来,年轻人成就了自己,成为一代宗师。

    冥想是一种高深莫测的“境界”

    冥想其实就是思想的本身。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刚出生的时候,思想是单纯的,不受束缚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会遇到各种教条,各种规矩;我们会存在很多的欲望,并且往往无法获得满足,于是出现种种情绪。这个时候,我们就被束缚了。如果我们没有认识到这些,我们就会被困住,通过冥想我们就可以打破束缚,冥想是可以不被束缚的思想。

    冥想是什么也不想

    如同我们上面表述的:冥想是可以不被束缚的思想。因此,冥想绝对不是什么也不想。冥想不是什么高深的境界,其实就是静心思辨的道理。让你的思想智慧点,让你的烦恼少一点,就是冥想的道理。冥想是教会你站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而不是停止思维。

    好的心态促进冥想与心灵的开放

    从前有一个小和尚,怕麻烦师父,所以迟迟不敢再问问题。他对师父说:“师父,您知道吗,您给我的答案我又忘记了,我很想再次请教您,但想想我已经麻烦您许多次了,不敢再去打扰您!”

    师父对他说:“先去点燃一盏油灯。”小和尚照做了。

    师父接着又说:“再多取几盏油灯来,用第一盏去点燃它们。”

    小和尚也照做了。师父便对他说:“其他的灯都由第一盏灯点燃,第一盏灯的光芒有损失吗?”“没有啊!”小和尚答道。

    “既然没有,所以我也没有丝毫的损失,欢迎你随时来找我。”

    可见,困扰往往来自于我们自身。

 
网站导航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网站帮助     | 隐私安全
Copyright © 2009-2025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教育中心
技术支持:瀚铖盈佳(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