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刊

心理诊疗室
日期:2010年01月06日           来源:暂无
附件内容:暂无
【字号:

面对毕业求职的困惑

    Q我是一名即将毕业的专科女生,来自农村,为了供我读书,我的父母吃尽了苦头,但是今天我仍然让他们为我的工作而操心。我的很多同学,因为家里有关系早已确定好了工作单位。并不是我的能力不如他们,与他们一起到用人学校试讲时我给老师们的印象比他们都好。可是他们凭家庭关系“成功”了,而我只能在背地里惋惜自己“怀才不遇”“英雄无用武之地”。面对社会上这些黑暗腐败的现实,我无能为力。毕业的日子越来越近了,我心急如焚不知如何是好。我很苦恼,我现在该怎么自救呢?

    A初读你的来信,我简直要与你一起愤怒了,偌大一个社会怎么居然让一个“比他们都好”的“英雄”无用武之地?岂有此理!这怎能不让一个 “怀才不遇”的英雄诅咒这个社会的黑暗腐败?!可仔细一想,不对呀!固然,如今的社会的确有阴暗腐败的东西,如今的用人机制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大学毕业生就业有不少人是靠父母靠关系,但是,难道找到工作的大学毕业生都是靠关系?难道那些成功的年轻人都是靠父母才有了自己的用武之地?你也知道这样不符合事实逻辑。相信你自己就可以列出很多没有靠父母关系而自己求职创业的实例。

可是你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困惑?这是因为你的心态出现了偏差。

首先是你的以偏概全 

你放大了消极面,沉溺于消极观念和困难事件中,夸大了对这些观念和事件的感觉。进而你仅仅根据非常片面的信息就做出概括,于是以偏概全、抱怨丛生、陷入痛苦。可是,一只麻雀并不代表整个夏天。你需要多视角看事物,就知道以偏概全不可取。

其次是你的期望过高 

    你以为,大学毕业理应有一份工作等着你;你以为,你是其中的佼佼者,更应先给你一份工作。可是,你凭什么这样期望?大学毕业国家不包分配,自己去求职,如今不已经是常事了吗?你和大家一样不都是一名普通的毕业生吗?你的“英雄”之处在哪里?你又有什么超群之“才”?至于一些人的印象,难道可以作为你出类拔萃首先得到工作的凭据?一味不切实际地以过高的期望来对待人生,也许是有些人每天都在郁闷愁怨中消磨宝贵时光、不能享受生活的快乐和幸福的心理根源。也许,日后你会成为出类拔萃的人才,但今天你还是先认定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毕业生,没有理由期望什么特别的优待,只能靠自己一步步地来找工作。这样你就会少一些困惑,多一些智慧。

再有是你的急功近利 

    太多的大学生来自农村,背负着父母的艰辛和期望。你知道报答父母,是一个好女孩。但是求职应聘都要有一个或短或长的过程,并不因为来自农村、父母辛苦就有特别的恩赐。可能你的求职的路程长一些,但是你缺乏心理准备,过于急功近利。于是,你陷入严重的情绪化心态。这种心态之下,人会变得思维混乱,缺乏理性,行为完全被情绪所左右,看事物从假设出发,得出草率性结论,推理过于依赖情绪而拒绝理性,以致于你“心急如焚”了。

    实事求是地说,目前大学生就业的确压力较大,社会正在共同努力寻求解决的出路。但是,只会抱怨他人、抱怨社会的人,一定是自己的心态出了问题。

    有了以上的沟通,相信你已经知道怎样自救了。不再以偏概全,不再期望过高,不再急功近利。这样,你会少一些困惑,勇敢自信地闯荡出自己的就业之路。也许不久你就会找到工作,也许还要经过一段路程,不管怎样,作为现代青年,你不认为求职就业的“闯荡”本身就是一段很有意义的人生旅程吗?

    在获得一份好工作之前,应该先有一个好心态。只要心态不乱,人生之路就会希望在前!

如何让小宝宝快乐服药

咏咏妈妈的做法——

    通常小宝宝生病,大人最发愁的就是给孩子吃药,尤其是喝中药。有一次,一周岁的儿子咏咏生病,为了给他喂药,起初我先捏他鼻子,然后按住他的胳膊硬灌。结果他吐了一地的药,还在那里大哭大叫。

    后来我翻阅书籍,探索儿童心理,再加上日常生活对儿子的了解,慢慢摸索适合他的喂药方法,才逐渐收到了不错的效果,儿子也不再排斥吃药了。

    首先要做到方法得当,事先做好准备工作。如不要让孩子看见大人在准备药品;想办法分散他的注意力,如吃药前给他玩喜欢的玩具,以免让他预感到要吃“苦药”而怵头。吃药前不妨先给他一点甜水喝,然后趁其不备,将盛好药的小勺喂进嘴里。

    其次,喂药时药水不能顺着舌头往里灌,这样做很容易呛着;而且如果把药全部倒在舌面上,孩子很快尝到苦味,会一下子把药吐出来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把勺子从孩子嘴角倒入舌边,稍停一下,待其将药咽下时再把勺撤出。

    再次,喂药前不要给孩子喝太多的水,水喂得太多,会使孩子咽不下药。有的小孩易呕吐,喂药后,家长可给他喝少许的酸味果汁。

    最后,可采用“果酱夹心”的方法:在小勺里放点果酱,把碾碎的药倒在上面,再加一层果酱,哄着孩子吃。因为孩子对果酱等甜食比较感兴趣,所以吃起来很顺利。

    值得注意的是,家长切不可把药放在牛奶中喂,因为孩子服药量一般较少,药物溶化后有些会沾在奶瓶上,药量不够会降低疗效。

    现在儿子快三周岁了,每次在给他喝中药时,为了避免喝药的苦涩感,我通常都会采取奖励他几颗小冰糖的方法。为了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我都会给儿子一个二两的小酒杯,说我们现在用勺子从碗里打点“黑老酒”喝喝。然后我自己也拿个大杯子,少盛点,跟他干杯一起喝。虽然中药很苦,可儿子还是很快把满满的一碗中药喝完了。

点 评:

    咏咏妈妈做得不错。宝宝生病过程中,喂药对妈妈来说是一件难事儿。其实,只要根据小孩的特点采取适宜的方法,宝宝吃药并不难。喂药时,就像这位妈妈所说,可根据儿童心理及每个宝宝不同的个性特点摸索一种鼓励方式。需要注意的是,首先要有耐心,不要打骂孩子。对小孩子可采用“偷梁换柱”的方法,如在他玩的时候喂药;对大孩子要耐心劝说,并给予适当的奖励或鼓励。其次,要注意根据药物标识,选择正确的服药及冲调方式,以免降低药物疗效及影响孩子食欲。

 
网站导航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网站帮助     | 隐私安全
Copyright © 2009-2025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教育中心
技术支持:瀚铖盈佳(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