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刊

漫谈“转基因”
日期:2010年01月06日           来源:暂无
附件内容:暂无
【字号:

漫谈“转基因”

1.什么是基因

    在谈转基因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基因。中国古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龙生龙,凤生凤”,用科学来解释就是指每一种生物的性状和特征都能代代相传,即从亲代传到子代。但天下没有完全相同的外源基因转入到目标生物的基因组中,让外源基因在目标生物体中发挥作用,使生物体产生某种新性状两片叶子,自然界中找不到两个完全相同的个体。俗话说,“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即使是双胞胎也没有完全一模一样的。这些都是因为每一种生物体的“基因”有差异。

    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每一种生物都具有独特的性状,而每一种性状都是由一个或多个基因决定的。基因的复制是通过DNA分子的复制来完成的。通过复制,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子代即表现出与亲代相似的性状,即所谓遗传。若在复制过程中DNA的碱基序列发生了变化,则出现变异,这就是自然界中生物种类丰富多样、生物个体千姿百态的根本原因。DNA其实对我们来说并不玄妙,现在被公认为最准确的亲子鉴定方法就是测试DNA的相同率,一般大于99.5%时,则可以认为假设父与孩子具有亲生关系。

2.什么是转基因

    转基因,就是把一个或几个特定的。当然,也可通过干扰或抑制基因组中原有某个基因的表达,去除不需要的性状。通俗点讲就是博采众长,去其糟粕,融为一体,变为新物种。

其实,转基因并非从现代遗传工程技术开始,自然界中物种之间的天然杂交和自然选择、人类文明进程中所做的人工有性杂交和选择,都有基因的重新组合即基因重组,都在“转基因”,因此广义上讲,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历来存在。

那么转基因和杂交的区别是什么呢?杂交只能在亲缘关系比较近、一般是同物种之间实现,例如不同的水稻品种之间的杂交。而转基因是利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可以把毫无亲缘关系的基因从一种生物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中。即把 A物种的部分基因嫁接到B物种中去,使B物种表现出A物种的某性状。

3.人吃了转基因食品后,基因也会改变吗

    有人担心,人吃了转基因食品后,被转入的基因会不会跑进人体内,进而改变人的基因。科学告诉我们,这种情况是不会发生的。这是因为,所有生物的基因的化学成分都是一样的,即由核酸组成的。核酸分子进入肠胃后要被消化、降解为小分子,不再是完整的基因,因而不会以基因的形态进入人体组织,更不会影响人的基因组成。而且迄今在科学上也没有发现有食物中的基因会转入人体的机制。要知道,自然界中的动植物都是由细胞组成,基因存在于细胞中,我们每天食用的米饭,馒头,面包,蔬菜肉类中有亿万个基因,如果这种可能性真的存在的话,那么我们就应该不仅仅担心转基因食品中被转入的基因,而是应该担心传统食物中成千上万个其他的基因,所以这样的推断显然是不科学的。因此,既然我们在吃非转基因食品时不担心食品里的基因会不会跑进我们体内,那为什么偏偏要担心转基因食品呢?

4.我国的转基因安全管理

    任何一项新技术、任何一类新产品在开发过程中都有可能对生态环境或人类健康产生风险,转基因技术、转基因产品也不例外。每一种转基因技术及其产品在应用和投放市场前,都要对其潜在的风险进行科学的评估和安全性管理。

    我国对转基因食品实施了严格的标识管理,目前,第一批实施标识管理的农业转基因生物产品包括:大豆种子、大豆粉、大豆油、玉米种子、玉米、玉米油、玉米粉、油菜种子、油菜籽、棉花种子、番茄种子、鲜番茄和番茄酱等。

5.如何让转基因食品更安全

    转基因技术与传统育种相比,它的优点是可打破物种之间的界限,转入不能有性杂交物种中的基因。其实,传统作物也与转基因作物一样,同样存在危害健康和环境的风险。但因为是“自然”进行,所以即使存在有害健康和环境的性状,我们可能一时也觉察不到。而转基因技术是经过精密的科学程序控制的,因此它对环境的影响比较容易被检测出来。

    从总体上说,转基因育种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是一脉相承的,转基因技术是传统育种的延伸,而比传统育种技术更精确,更有目的性,更容易人为控制。转基因食品在获准上市前,都要按要求做相关试验,明确其安全性。一般先做生化分析,检测转基因作物在营养成分、毒性和过敏性方面与同类非转基因作物相比是否出现什么变化,判断这些变化是否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如果存在潜在风险,再按规范化程序进行大量的毒理学试验,检测转基因食品对健康有没有不利的影响。

应该说,由于采用了精确的技术,受到严格的管理,批准上市的转基因食品更能确保安全。

6.转基因食品的优点

    1.解决粮食短缺问题。

    2.减少农药使用,避免环境污染。

    3.节省生产成本,降低食物售价。

    4.增加食物营养,提高附加价值。

    5.增加食物种类,提升食物品质。

    6.促进生产效率,带动相关产业。

7.有关转基因食品的争议 

    现在,转基因食品在全世界的发展十分迅猛。在中国,市场上出售的大豆色拉油,几乎全部是用转基因大豆生产的。目前,美国市场上70%的食品中含有转基因成分。据统计,全球有一半以上的人都直接食用过转基因食品。

    但另一方面,虽然各国目前已经试种的转基因植物超过4500种,可是获得政府批准上市的品种仅40个,不到1%。这说明各国政府对此仍采取谨慎的态度。 尤其是在欧洲,公众对转基因食品比较“排斥”。一项民意调查显示,79%的英国公民反对试种基因改良作物。

    转基因食品的反对意见集中在三个方面:

    第一,转基因违反自然,因而是有害的。支持派则反驳说,现今的各种庄稼早已不是原始品种,否则人们吃的蔬菜就该跟动物吃的草一样。

第二,植物里引入了具有抗除草剂或毒杀害虫功能的基因后,它们的食用安全性令人怀疑。对这一点,支持派强调,迄今为止并无权威机构发现转基因食品危害人体健康的证据。

第三,过于勿忙地推广转基因植物可能会影响农业和生态环境。

8.理性认识转基因食品

    可能有些人即使了解了转基因食品对身体健康不仅无害甚至还有益的道理,仍然排斥转基因。有人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声称自己只吃“天然食品”。但是,在今天,没有经过任何人工改造的纯粹的“天然食品”,几乎很少,即使是大米也不例外。人类栽培水稻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我们今天所吃的大米,都是经人类长期人工选择、杂交、辐射诱变、化学诱变等方法改变过的稻米。因此,目前市场上所销售的大米已没有一种还能算是纯天然的了。纯天然的野生水稻虽然在海南、广东、广西、江西、云南等地还存在,但由于谷粒小又干瘪,并没有人去收割用作食物,只具有科研的价值。其实,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必然会影响到生态环境,放弃一切技术进步去过原始人的生活显然是不可能的。

    有人要求转基因食品只有被证明绝对安全后才能上市,这也是不理智的。因为“零风险”是不存在的,就像没有人能够证明任何传统食品绝对安全一样。

    还有些看法表示,不能根据现有的知识就做出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结论,其根据是历史上曾有过化学农药使用多年以后才知道它的恶果。的确,现在认为是安全的东西今后未必都是安全的,但是相反,今天认为是不安全的东西,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将来也可能变成是安全的。

关于转基因作物的种种争议应该说是一种正常现象。人们的担忧是有正当理由的。一些人是出于对新科技产物不习惯而拒绝接受;再有就是受贸易利益冲突的影响,一些国家的政府和利益集团利用转基因食品的不够完善而大打贸易战。这些就不仅仅是生物科学的问题了。相信随着高新技术不断发展,科学家会向人类奉献出更完美的基因改造食物。

    [资料提供: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植保(中国)协会生物技术分会]

 
网站导航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网站帮助     | 隐私安全
Copyright © 2009-2025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教育中心
技术支持:瀚铖盈佳(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