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6日星期六
一次骑行,一项运动
一次骑行,一项运动 骑车是一项非常好的体育运动项目,不仅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还可以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减少气体排放、保护环境。我骑自行车已有多年,一直想骑一回长途的。终于有一个到天津开会的机会,让我下定决心从北京骑车前往。于是提前一周开始准备,调试车辆、勘察路线、调试GPS、准备修车工具、测试背包重量,一切准备就绪后等待出发。 在决定长途骑行以前,准备工作是一定要做好的。 第一步:选择适合自己的自行车 首先,普通自行车通常用来近距离代步,因此不适合长时间远途骑行。要选择大小与自己身材合适的专业自行车,车型是根据骑行者自身条件进行选择的。 其次,不要选择宽大的座垫。虽然短时间骑行,宽大的座垫会让我们感觉舒适,但是长时间会让身体局部血液循环受阻,造成不适,因此要根据所选的车型配置相应的座垫。 要选择比肩稍宽,握把后两臂夹角在60° 左右,不要过大或过小的车把,这样既不会造成操控困难,也不会由于双臂夹角过小而影响呼吸。 车胎的选择也很重要。一般来讲,公路骑行选择浅纹胎或是光头胎都是不错的,可以减小骑行阻力;如果想要到郊外的碎石路骑行,就要选择胎齿大一些的车胎,以增加轮胎的抓地力。 刹车有两种可以选择,一种是“V”刹,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它的优点是维护方便,缺点是遇到水路刹车效果急剧下降;另外一种是碟刹,它的优点是刹车性能好,在有水的地方效果更好,缺点是一旦出现问题(碟刹的故障率还是很低的),维护和调整相对麻烦,尤其是“油碟”刹车。 第二步:调整好你的自行车 车辆的调整非常重要。作为骑行者,刹车、变速等在专业的自行车店里就可以解决,但座垫的高低和角度需要骑行者在实际骑行中自行调整。 座垫的角度要保持水平,但不是绝对,要根据骑行一段时间的切身感受将角度调节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座垫的高度是车辆调整中最重要的一环。它与膝盖损伤、骑行发力密切相关。座垫太高,骑行中膝盖容易“打直”,产生“顿点”,对关节冲击较大;但座垫太低踩踏力又不能有效传导到脚踏上,造成踩踏效率下降,消耗过多体力。正确的座垫高度通常是将脚跟放在踏板上,将脚踏踏到最低点,慢慢调整座垫高度,当膝盖正好打直时,基本上座垫的高度就差不多合适了。再将脚掌踩到脚踏上,膝盖在最低点时正好自然弯曲,这样的姿势既保护了膝盖又兼顾了发力。 最后一点,也是常常被忽视的一点,就是座垫的前后位置与膝关节的关系。先在座垫上坐好,将脚掌放在踏板上,这时膝关节垂下的垂直线刚好通过踏板的中心位置,此时的角度就可以了。 第三步:身体更要调整好 对于一次长距离骑行,不仅要有满腔的激情与经验,身体和心理的准备也同样重要。如果骑行是在天气寒冷的冬季,吃好早餐非常重要。建议多吃些高热量、高蛋白的食物,以储备足够的能量。开始的时候不要骑得太快,首先要提高踏频进行热身,让身体的各个器官和关节,尤其是膝关节充分活动开,避免受伤。 对于初次骑行,尤其是独自旅行的人来讲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选择一个比较好的休整地点。如果在机非混行路上行驶,机动车的车速相对较快,所以一定要注意安全。多人骑行尽量不要并排,采用跟车的方式既可以确保安全,又可以让后面的人减小骑行风阻,节省体力。 说到骑行安全,要强调很重要的三点:一是要戴好护具,起码要保证有骑行头盔和骑行手套;二是在任何时候都要遵守交通规则,包括比较偏远的路段;三是在躲避路上障碍,或是改变骑行路线的时候,一定要降低车速,回头查看后方情况,确保安全。 第四步:长距离骑行的进食 不要在骑车半小时前进食。在骑行前大量摄取食物,对胃的消化功能极为不利,很容易造成胃病,而且过饱的饮食也不能充分地将自己的体能发挥到最佳状态。应尽量选择糖类食物,糖类食物最大的特点是能够在运动当中维持人体的正常血糖值。如果在运动前吃一些糖类食物,对车手的耐力还有体能发挥是最好的。 补食需要根据个人的需要来制定。有些人喜欢一身轻快的感觉,有些人则喜欢适当吃一些流质食物。建议在骑行1小时后可适当补充一些流质食物,对个人体能补充是有好处的。 科学饮水。饮水时间非常重要,特别是在单车比赛赛事中,科学化饮水能明显提高运动持久力。许多人往往到渴的时候再补水,其实这时身体内已经发出严重的缺水“警报”了。身体严重缺水时,心跳速度会加快,加速身体疲劳的反应。因此,口渴后补水的效果并不是非常显著,建议每隔一段时间就主动饮水一次,开始的时候应设法给自己一个提示,时间久了就会养成自动补水的习惯。每次喝水并不一定要特别大的量,有时喝几口滋润喉咙即可。在饮水中适当加入一些糖分、盐分对生理需要和预防中暑比白开水效果要好。 第五步:详细了解路况 在出发前,要详细地察看地图,并将一些必经的地点记录在小纸条上,以备路上不时之需。对于一般的骑行者,国道骑行是一个比较不错的选择,因为国道路况不错、路标清晰、很少迷路,而且国道车流、人流相对较多,安全性也比乡间的偏僻小路要高。出发前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一定要了解线路,这样不仅可以节约时间,还能最大限度地节省体力。 |
| |||||
Copyright © 2009-2025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教育中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