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刊

请“主动休息”
日期:2009年05月25日           来源:暂无
附件内容:暂无
【字号:

        人们习惯于感到累了才休息,其实为时已晚。因此——

实验一

        美国科学家做过一项有趣的实验:让一批年轻力壮的美国士兵急行军,先“开足马力”快速行军,连续4个小时,共走了42千米,此时多数人已感到疲劳。经过两天休息,待他们体力恢复后,又令他们急速行军,这次是每走1小时休息10分钟,总时间也是4个小时,结果他们的平均速度明显加快,共走了57千米,行军效率明显提高。后来,美国陆军司令部明文规定,陆军所有部队在训练的时候,都采用这种方法行军,有人称之为“提前休息”或“主动休息”法,它是符合人体生理规律的科学休息方法。

实验二

        美国贝德汉钢铁公司一位科学管理工程师观察发现,当工人每天往车上装大约12.5吨生铁时,到晚上就已非常劳累了。经过研究分析,他认为,工人每天装生铁的量不应该是12.5吨,而应该是47吨。他选择了一名工人来证实这个设想,让他在感到疲劳之前就休息。这名工人每小时大约工作26分钟,休息34分钟,虽然休息时间超过了工作时间,但其工作量却是别人的4倍。

        在人体感到疲劳无力时,体内产生的代谢废物——乳酸、二氧化碳、水分等已较多,当它们在肌肉内堆积过多时,就会妨碍肌肉细胞的活动能力。同样,脑力活动也会产生代谢废物,也会影响脑力活动的效能。消除这些代谢废物需要较长的时间,这正是十分劳累的人短时间不能完全消除疲劳的原因。然而,在未感明显疲劳时,体内积蓄代谢废物较少,休息一会儿便可将其消除,这也正是主动休息能提高劳动效率的奥妙所在。

        有人把这种主动休息的方法与心脏的活动相对照,认为心脏能承受那么大的工作量而不感到疲劳,是因为心脏在每次收缩之后,总有一段休息时间(心肌舒张)。经测量,心肌在24小时内的实际工作时间只有9小时,即心脏总是在它感到疲劳之前就休息了。

        主动休息对抗慢性疲劳综合征

        人们常说“会休息的人,才最会工作”,这句话确实有一定的道理。但仅仅这样说还不够,当前,提出“主动休息”的现实意义还在于:它可能成为对付“慢性疲劳综合征”(CFS)的有力武器。

        CFS的主要症状是长期的疲劳。近些年来,一些科学家倾向于把CFS与亚健康状态联系起来。如果一个健康的人,在他还没有进入CFS 时就有意识地进行积极预防,消除疲劳,那么就不会由亚健康状态再进入疾病状态。

        主动休息不仅仅是早点睡觉

        主动休息首先要遵守以下两个原则:

        ● 帕累托原则

        其核心内容是“生活中80%的结果源于20%的活动”,即人们应该根据人体生理节律,选择在精力最好的时候,优先完成紧急而重要的工作,然后就抓紧时间先休息一会儿。人体的生理节律大约是:早晨6点~7点,精力与体力均好,是工作的黄金时段;9点~10点,体内血糖浓度高,体能强,体力也不错;下午1点~3点,步入一天的低谷,此时明智之举是适当休息或午睡1小时;晚上6点~9点,再度到达精力和记忆力的高峰,尤其是长期记忆力特别强,是掌握知识的良好时机;而晚上10点以后,就该上床睡觉了。

        ● 莫法特原则

        不要长时间地做同一件事情,最好经常变换工作的内容,进行主动的工作调剂和休息。
休息方式可有多种:

        ● 睡觉和打盹

        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高度紧张的人,应重视睡眠的质和量,最好每周有一次调整性的 “大休息”,保证睡足8个小时,平常也可用打盹的方式来休息。许多著名的政治家和科学家,他们之所以精力充沛,可以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就与他们会合理安排休息有关。

        ● 体力劳动代替脑力劳动

        主动休息可用散步、慢跑、骑车、做健美操等代替。

        ● 积极求乐

        专家提议,男人每天应大笑14~17次,女人应大笑13~16次,笑10分钟可以使全身放松 45分钟。可从欣赏相声、小品、喜剧中获得笑的动力,进而消除疲劳。

 
网站导航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网站帮助     | 隐私安全
Copyright © 2009-2025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教育中心
技术支持:瀚铖盈佳(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