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7日星期日
人禽流感小常识
2009年1月5日,北京市确诊一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这再一次引起了我们对人禽流感的高度关注和警惕。 内容由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 ● 什么是人禽流感 人禽流感是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A (H5N1)的简称,是人类在接触被该病毒感染的病禽、死禽或暴露在被该病毒污染的环境后发生的感染。目前,该病毒还没有发生稳定的人间传播,只是在偶然的情况下感染个别人。 现阶段人禽流感的特点是:发现晚、病情重、进展快、死亡率高。我国大陆从2005年10月底确诊第一例人禽流感病例开始,截止到2008年5月,共确诊30例,其中17例死亡。 ● 人禽流感如何传播 被禽流感病毒A(H5N1)感染的禽类动物,尤其是散养家禽,是人禽流感最主要的传染源;被禽流感病毒A(H5N1)感染的哺乳动物和人也可成为潜在的传染源。 人主要通过吸入具有传染性的飞沫、直接或间接接触污染物、眼睛结膜或呼吸道黏膜接触到病毒等途径感染。病毒以禽-人传播、环境-人传播和母-婴间垂直传播为主,不易造成人与人之间的传播。 ● 人禽流感发病有何表现 人禽流感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为高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其中呼吸困难呈进行性加重,可在短时间内出现急性呼吸衰竭;部分病人表现为流感样症状(肌痛、咽痛、流涕等)和消化系统症状(呕吐、腹痛、腹泻等);个别患者可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如烦躁、意识不清等。 ● 应如何预防人禽流感 预防人禽流感最有效的方法,是增强自身抵抗力。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注意膳食营养均衡,适量运动,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并加强室内空气流通,切勿吸烟。不要去人员密集和空气流通欠佳的地方。 尽可能避免接触家禽和其他雀鸟及其粪便。如家中饲养雀鸟,应避免和它们密切接触,处理其粪便时应戴上手套。在接触禽类粪便后,必须用肥皂液和清水彻底清洁双手。如出现感冒症状要及时就医,尽量留在家中休息。戴上口罩,以免传染他人。 |
| |||||
Copyright © 2009-2025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教育中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