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6日星期六
孩子咬指甲怎么办
Q我的儿子今年13岁。他有个咬指甲的毛病,从小学三年级至今没改。当初我想孩子还小,长大了毛病会慢慢改掉。可是到现在他已经是个初中生了,还是没有改变。我担心这个坏习惯会给他今后的人生带来不良影响。孩子为什么会这样?怎样能够帮他改掉这个坏习呢? A读罢来信,我目睹的一些学生咬秃甲的情景浮现在眼。咬指甲到底是怎么事呢?从心理学角度咬指甲是神经性习。神经性习惯就是那重复性行为,包括捻头发、敲铅笔,叼钢笔铅笔,弹响指,吸吮拇,重复性地摆弄纸片类似的小东西,折叠撕纸等。既然是习惯性行为,就是反复强化的结果。它们大多出现在个体体验到精神紧张时,一旦遇到类似的情境就下意识地出现这种行为。至于导致孩子精神紧张的原因可能很多,如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缺少同龄伙伴,不能适应困难,等等。 神经性习惯一般对个体来说不会引起什么问题,除非这种习惯行为过频或过强。相反,它们可以减少精神紧张。所以,偶尔咬指甲对大多数人来说不会成为问题,不用担心会给孩子今后的人生带来不良影响。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常常就是开始大人的过分注意,而强化了这种行为。把它看得平淡一些反倒有助于消除。 当然,如果这种行为过频了,甚至把指甲咬出血或受伤就成问题了。 习惯扭转法 专家发现,用习惯扭转法治疗神经性习惯,是最管用的一个方法。在习惯性行为出现时可适当运用对抗反应(对抗反应是一种容易做而且与神经性习惯不相容的自然行为)。例如,对已经上学的咬指甲的孩子来说,对抗反应可以是用手握紧铅笔或攥紧拳头2分钟~3分钟。对孩子使用习惯扭转法时,家长应给予具体指导。特别是既要督促孩子坚持不懈以对抗反应来抑制习惯性行为,更要及时肯定赞许孩子运用对抗反应的成功。及时的鼓励和强化是非常重要的。 厌恶疗法 可以在手指上涂上一些异味的东西或缠上纱布,使之在咬手指时产生一种厌恶感,从而减少或消除这种精神性习惯。也可以采用灌满疗法,规定孩子在一定时间里反复地咬手指,像完成任务一样有次数时间上的定额,这常常会使人感到不舒服、不愉快,从而抑制或消除神经性习惯。因为咬指甲一旦成为神经性习惯,每次咬指甲的行为发生都会让人得到一种满足感,从而强化了这一行为。而厌恶疗法和灌满疗法都是着眼于削弱这种满足感。没有了满足感,这种行为也就逐渐减弱以致消除。不过,据实践看还是前面的习惯扭转疗法效果最好。总之,把一种方法坚持做到位都会见效。相信你们亲子合作,孩子的咬指甲行为很快就会找不到踪影了。 心理咨询师:马志国 |
| |||||
Copyright © 2009-2025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教育中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