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6日星期六
糖尿病问题
1.糖尿病患者应多久进行一次眼科检查? 糖尿病患者每年至少检查一次眼底。对于已经诊断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则每年的检查次数需要增加,具体次数要听从医生指导。 首诊患者,如果小于30岁,确诊糖尿病5年之内必须进行眼底检查;30岁及30岁以上的患者,在确诊糖尿病数月之内,就应进行眼底检查。对于妊娠的糖尿病女性,妊娠头3个月,要密切观察,并于妊娠期间每3个月检查一次眼底。 2.注射胰岛素会上瘾吗? 不少糖尿病病人和家属认为“胰岛素是最后一张王牌,用上它以后就没药可用了”,或认为注射胰岛素像吸毒一样会“上瘾”。其实这是错误的认识。 胰岛素是糖代谢中的重要激素,没有它,人就不能生存。1型糖尿病病人体内胰岛素极少,必须依赖外来的胰岛素而生存,胰岛素是终身替代治疗不可少的药物。患2型糖尿病但服降糖药治疗无效的患者,有时也必须用胰岛素治疗。此外,2型糖尿病在某些应急情况下,如严重感染、脑卒中、心肌梗死及手术等,还有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高渗性昏迷等急性代谢并发症时,也需要用胰岛素治疗。总之,长期或短期用胰岛素替代治疗是病症本身的需要,而不是胰岛素成瘾。 3.低血糖发作时的应急处理? 糖尿病患者无法预知何时会发生低血糖,不论在任何时间和地点,如在家中、办公室、大街上或驾车时等,都有可能发生低血糖反应。一旦低血糖反应发作时,患者应立即放下手中的工作,尽快进食糖类食品或饮料。治疗一般低血糖反应的应急措施是食用含有15克~20克葡萄糖的食物或饮料。 下列是含有15克~20克葡萄糖的食物分量: 280毫升~380毫升可乐,250毫升~340毫升橙汁,210毫升~280毫升橙汁汽水,30克面包。 进食后宜休息10分钟~15分钟,如15分钟后仍感身体不适,可再吃些水果、饼干、面包等含糖食物。若低血糖反应持续不缓解,应立即将患者送往医疗室、急救站、医院进行抢救。 4.糖尿病病人能否吃水果? 完全戒避水果是不科学的,因为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纤维素和矿物质,这些对糖尿病病人是有益的。水果中含的糖分有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其中果糖在代谢时不需要胰岛素参与,所以,糖尿病病人已控制血糖后无须排斥水果。 5.糖尿病患者是否可以吸烟? 香烟对动脉硬化有重大的促进作用。糖尿病患者本来就非常容易发生动脉硬化,所以吸烟是很危险的。饮食治疗法的目的,是要使患者长期维持血糖水平的正常。既然已经罹患了容易并发动脉硬化的糖尿病,就不可再增加促进动脉硬化的因子,因此糖尿病患者必须禁止吸烟。 6.什么时间服用口服降糖药效果最好? 衡量口服降糖药的效果好不好,包括降糖作用强不强,也包括副作用大不大。 从作用强的效果来看,各种口服降糖药都以餐前服用效果更好,也就是说于进餐前在体内准备一个药物的环境,使餐后血糖不上升,当然要比让血糖先上升,然后再把它压下来要好。所以,如果没有什么副作用,各种口服降糖药都应餐前服用。磺脲类和双胍类降糖药以餐前10分钟~30分钟服用较合适,拜糖平则最好在吃第一口饭前嚼碎服用效果更好。 但是有些口服降糖药服用后会有一些副作用,包括胃肠道刺激症状,如胃部不舒服,食欲不振,腹泻等。双胍类降糖药胃肠道刺激症状可能比磺脲类更明显,特别是降糖灵,可能引起口中有一种金属味道,还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痛等。如果餐前服药的副作用很明显,可以改为餐后服用(特别是双胍类降糖药)。拜糖平的胃肠道副作用也比较明显,主要是腹胀、排气多、腹泻等,但拜糖平餐后服用效果较差,所以常用减少剂量的办法来解决副作用问题。 7.什么叫四段尿? 将一天24小时分为四个阶段,各段所留的尿液量称为相应的段尿。第一段尿:早饭后到午饭前(早晨7: 30~中午11:30);第二段尿:午饭后到晚饭前(中午11:30~下午17 :30);第三段尿:晚饭后到晚睡前(下午17:30~晚睡前22 :30);第四段尿:晚睡后到次日早饭前(晚睡后22:30~次日晨7 :30)。 8. 怎样留24小时尿? 24小时的尿糖定量,在观察病情的变化中有重要参考价值。能否留好24小时尿,会直接影响到它的科学性及临床意义。具体方法: (1)留尿之日早晨8:00主动排尿,因这次是 8:00以前产生的尿,应弃之不要。 (2)8:00以后至次日8:00,24小时内每次排尿应全部保留在干净的容器里。 (3)次日8:00也应主动排尿,这次尿是8:00 以前产生的,必须全部留下。 (4)将24小时的尿收集搅匀,计算出总量。 (5)将混匀的24小时尿液取出100毫升,送化验检测。 注意事项:(1)把收集的尿液放置阴凉的地方,防止细菌侵入繁殖,以免影响化验结果。(2)把尿液放入冰箱冷藏室内保存较为理想。 |
| |||||
Copyright © 2009-2025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教育中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