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刊

学会与单相思“和平共处”
日期:2008年11月06日           来源:暂无
附件内容:暂无
【字号:

        一天中午,袁晓明买好饭回家,见妻子于兰还躺在床上睡觉。袁晓明想叫妻子起来吃饭,可喊了好几声,于兰也没反应。袁晓明有点着急,他把于兰的身子扳过来,只见妻子面色惨白、呼吸微弱,定睛细看,枕头旁边竟有一瓶杀虫剂。

        袁晓明即刻打通了120,叫来急救车把于兰送进医院。待于兰进了抢救室,袁晓明又立即给于兰的父母打电话。于兰的父亲安慰袁晓明说:“我知道了。晓明,你对于兰已经尽了一个丈夫的责任,可她一再辜负你,她这样不自重,不管发生什么意外,我们都不会怨你!”

        其实,于兰的父母并非缺乏骨肉之情,因为于兰这样做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开始,父母不知底细,怀疑于兰是受了袁晓明的委屈,不断责问袁晓明。再三追问下,于兰憋不住了,暴露了心中的秘密:原来她心里有了别人。那个人是她和袁晓明的高中同学曾诚。长久以来她一直受着单相思的煎熬,无法自拔,痛苦万分,由于无法入睡,她曾加大了安眠药剂量导致中毒。

        于兰心中的秘密,袁晓明早知一二。当年,他们在同一所中学读书时,性格内向的于兰深深爱上了曾诚,而曾诚喜欢的却是于兰的好朋友秀秀。于兰只得把自己的爱压在了心底。后来,曾诚和秀秀结了婚,于兰也嫁给了一直喜欢她的袁晓明。但她并没有忘记曾诚。在很大程度上,于兰是因为袁晓明和曾诚是“哥们”才嫁给他的。

        于兰本来性格就内向,婚后变得更加冷漠孤僻,不愿和人交往。她晚上经常失眠,白天头昏脑涨,长期休病假。作为一个“闲人”在家,她感到莫名其妙的苦闷,常常无缘无故地发脾气,对丈夫的爱抱有怀疑,往往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便暴跳如雷……事后,她又觉得愧对丈夫而痛哭不止。

        于兰的心事曾诚也知道。他曾明确地对于兰说:“我们都是已婚的人了,你不觉得这样没有意义吗?你也不希望秀秀、晓明因此而痛苦吧!”于兰激动地说:“你说的这些我想过上万次,可我控制不住自己。我越是不让自己去想,就越发想得厉害,懊恼、痛苦得想立即去死。不过你放心,我还是理智的,我绝不会做对不起秀秀和晓明的事!”

        此后曾诚刻意疏远了于兰。前天,于兰在街上偶然遇到了曾诚,她兴冲冲地想过去打招呼,可曾诚一看见于兰,就像见到瘟神一样三步并做两步地走远了。他的这一举动,令于兰悲哀到了极点。回到家里,她一夜未眠,早上在丈夫上班后偷偷服下了毒药。

        幸运的是,于兰还是被救活了。可很多人都觉得,作为丈夫,袁晓明实在很“冤”——这样爱着、哄着、照顾着妻子,妻子的心里却爱着另一个男人。可袁晓明并没有觉得自己冤,因为他十分爱自己的妻子。令他困惑和忧虑的是:自己努力了十年,都没有唤回妻子的爱,以后该怎么做?难道和于兰的婚姻真的无法继续了吗?

分析与建议

        单相思,又称单恋,常起源于恋爱期间的挫折,是一种心理障碍。

        本文主人公于兰的故事,很像专门研究单相思的美国心理学家多尔基·唐诺所提到的一个叫普斯的妇女。普斯15年来一直在幻想中思念着旧时的男友。她说:“我没完没了地爱着他,我足足花了15年时间琢磨他说的每句话,做的每个动作,甚至他信上的每个字母。这简直是浪费时间,可我却煞费苦心于这种不可能得到的爱情。”单相思在不同人的身上表现不一,程度也不相同,有的可能抱病数载,遗害终身;有的则极为轻微,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恢复正常。

        单相思可造成人格改变,主要表现是:合群倾向减弱,越来越孤独,亲合动机锐减,多疑、自卑、爱钻牛角尖;还会引起多种负面情绪,如烦躁、苦闷、易激动、悲观、失眠,甚至连饮食起居的生活常规也被打破。这些不良的人格改变和负面情绪因无法压抑和消除而时常发泄出来,甚至呈现为极端化解脱。

        于兰单相思十年,因思之太久,恋之太深而不能自拔,造成人格改变,变成一个动辄发火、孤僻和懒散的女人,还由此产生多种负面情绪,如不能正常工作,病休在家又感到莫名其妙的苦闷,无缘无故地向丈夫发脾气,直至谋求“极端解脱”。

        很显然,“抱病数载”的单相思不可能一下子改变和消除,只能与其“和平共处”。所谓“和”是指患者的亲友与其和睦相处,以亲情、友情等多种情谊保持患者心境和情绪的相对稳定;“平”是指以多种人间真情促使其心理转移,最终达到“拨乱返正”,消除单相思。

        单相思者要先从改善认知结构着手,认清爱的相互性,以丢掉幻想;正确、客观、全面评价自己和单恋的对象,着眼未来;已建立家庭的,多以现实婚姻为需要,规范自己的感情发展,从伴侣对自己的爱中感受婚姻、体验幸福,以做出对伴侣的爱的补偿、回报,抵御单相思。和自己的单相思“和平共处”就是承认这一情感过程,不刻意或盲目压抑。这实际上是一种冷处理,虽不能很快消除,但不至于导致负面情绪的激化。

        于兰的家人和周围的人应该明白:单相思是一种心理障碍,不能冷眼相视,甚至冷嘲热讽,更不能当作不体面、不光彩的事,担心纠葛采取敌对或回避措施。有一点必须明白,严重的单相思者有可能因侵犯动机取代亲合动机而变得好斗和对人不友好。因而周围的人,尤其是被恋者更要宽宏大量,在保持底线的情况下有策略地待之,尽力“促醒”。事实是,单相思的问题是出在“思”上,正面接触比回避好。

        对于兰来说,接受心理医生疏导,治疗失眠,树立生活信心和生存目标,重建有序的生活规律非常重要。

        总之,“和平共处”就是要造就一个由多种情感组成的友爱的生存环境,让单相思者在关爱的“感召”下,实现感情回归。

 
网站导航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网站帮助     | 隐私安全
Copyright © 2009-2025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教育中心
技术支持:瀚铖盈佳(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