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刊

长筷入胃,险
日期:2008年10月14日           来源:暂无
附件内容:暂无
【字号:

        32岁的王女士在一次与朋友聚会的时候,因饮酒过量,感觉胃部不适,就顺手拿起餐桌上的筷子进行催吐,结果不慎将20厘米长的筷子吞入胃内。酒意过后,她不好意思提及此事,更不愿意到医院就诊。就这样,这支长达20厘米的筷子在王女士的胃内滞留了一个多星期。不适感一天比一天加重,她不得不到北京友谊医院急诊科就诊。

        急诊科的医生仔细询问病史后,建议女士做CT检查,以便明确诊断并确定异物的存在位置。CT检查结果显示,这支20厘米长的筷子一端顶在胃底部,另一端顶在十二指肠壁,筷子已被死死地卡住。如果筷子不能及时取出,很有可能会造成胃肠穿孔,进而引起腹膜炎;但是,如果取法不当,筷子可能会穿破胃肠壁造成穿孔,风险很大。面对这一特殊的病例,看着患者痛苦的面容,北京友谊医院消化科专家、主医师吴咏冬果断决定立即为患者实施胃镜下取异物术。

        由于筷子的位置和角度不利于圈套器套住筷子,吴主任为了避免强行牵拉造成对肠壁的损伤,他悉心分析,不时地变换角度,一次次地小心尝试。经过多次努力,圈套器终于套住筷子的一端,然后缓慢收紧,并逐渐向贲门口牵拉。筷子终于通过了贲门,整个过程持续了近40 分钟,一支长20厘米的筷子被成功取出,患者没有特殊的不适。此时,在场的医务人员都松了一口气,并对吴主任精湛的医术表示出由衷的赞叹。内镜下异物取出术的应用,充分显示了内镜介入技术在其领域内的优越性。

        在人们啧啧称奇的同时,专家真诚地提醒人们用餐时应注意安全。一旦不慎将异物如假牙、小勺、儿童玩具、骨头、鱼刺等吞下,应立即就医。如果异物不能及时取出,延误时间太长,可造成食管、胃壁脓肿、穿孔。另外,如果异物进入小肠,则不易通过微创方式取出,必要时须进行创伤较大的外科手术。因此,及早就医至关重要。

        春天是人们频繁外出的季节。人们探亲、旅游,尤其是长途旅行时,最好能带一些必备药,所带的药品应该用法简单、携带方便、疗效明确。

        现在的火车、汽车基本上都是空调车,车里空气流通甚为不畅,长途旅行的人一疲劳,人体抵抗力就变差,容易患上晕车、感冒、过敏、腹泻四大 “长途旅行病”,因此游客可以考虑携带以下一些药:

        抗晕车药 晕车的人,可以在出发前口服乘晕宁1片,并可随身携带一些。 服用一段时间后,晕车者会进入睡眠状态,从而避免了晕车的不适。此药一定要在上车前30分钟服用。胃复安不仅是一种止吐药,还具有预防晕车的作用。服用乘晕宁不见效的人,不妨在医生指导下试试胃复安。一般乘车前1015分钟服药,一次服12片。

        抗感冒药 春季,各地气候差异较大,对于一些长途旅行的人来说,可能会对异地气候不适应,很容易患感冒。这时可以带一些康泰克、板蓝根冲剂、维C银翘片、速效伤风胶囊等感冒药物。为防止旅途“上火”,嗓子疼痛,还可带些西瓜霜含片。

        抗过敏药 有些过敏体质的人,久住一个地方,突然迁往新的地方,就会由于生物性或化学性的致敏因素而患病,这叫异地过敏。过敏者大都会在脚上、小腿上起一些小疙瘩或水疱,且奇痒。有时不小心抓破了,还会引起感染。因此,出门时应该带一些扑尔敏、息斯敏等抗过敏的药物。

        抗肠道感染药 外出旅行,饮食卫生有时很难保证,容易引起腹泻、肠胃炎。五一假期,亲友相聚,总难免开怀畅饮,如果吃了不卫生或过于油腻的食物,也容易引起腹泻,应带些黄连素、氟哌酸、整肠生、思密达等。以细菌性腹泻为例,可以先遵医嘱使用抗生素,腹泻严重者加止泻药,同时要补充水和电解质;待腹泻症状得到改善后,停用抗生素和止泻药,加上肠道菌群调节剂,直至痊愈。

 
网站导航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网站帮助     | 隐私安全
Copyright © 2009-2025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教育中心
技术支持:瀚铖盈佳(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