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5日星期五
中医热点问题回答
1.中医现在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地位,有不少人叫嚣着中医属于“糟粕”,不科学,应予以取消。而在日本、韩国,中医却还有着重要的地位,甚至是有钱人才能看得起的“奢侈”。中医真的是落后、不科学吗? 作为某些大量接受西方现代科技和思想的现代人,对于中医的有些理论很难理解,加上长期以来对中医药的一些错误观念,所以难免对中医产生各种各样的误解。另外,现在有些人打着中医的旗号来骗人,许多媒体上都可以看到关于中医治疗肿瘤、风湿病、糖尿病、皮肤病、不孕不育、性功能疾病的广告,这些广告给广大老百姓一个错觉,当患了这些疾病只要去找中医、吃中药就可以“祛根儿”,就可以把这些疾病治好。其实中医属于医学的一种,有他的局限性和适用性,虽然医学技术发展很快,但很多疾病不能通过治疗达到痊愈的效果,一旦服中药后没达到自己的期望值就会觉得中医是骗人的“巫术”,是“伪科学”。要对这个问题有正确的了解,就需要我们对中医有正确的认识。 我国曾有一位院士作过精辟的论述:中医学是人类研究生命过程及其防治疾病规律的一门科学,属自然科学范畴。中医理论的形成,起始于公元前5世纪至3世纪,发展至今衍生出各种流派,各种理论体系层出不穷。古人在对自然及自身进行了一定的观察之后得出这些理论,尽管是朴素的,然而,中医的辨证又是独特的,带有浓重的哲学意味,而且可能更接近物质和世界的本来面貌。中医本质属自然科学,而其概念及理论体系又恰似人文科学。五千年的实践告诉我们,中医并不是一门巫术,也不是纸上谈兵的空论。它拯救过无数的生命,使不计其数者恢复健康。历史上也出现了众多的“大医家”,如华佗、张仲景等。中医关于“天人合一”的理论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例如今天西方医学已认识到人体健康与心理健康有关,而中医不但在两千多年前就明确了这样的观点,而且具体指出了情志的偏盛对脏腑的影响,如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怒伤肝,恐伤肾。把人体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由此可见,虽然中医在现实中遇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中医理论中还有许多先进、科学的东西,所以单纯地说它落后、不科学,是片面和不客观的。 2.俗话说“是药三分毒”,中药也不例外,一般来说西药对其疗效及副作用都经过严格的实验与论证,并会清楚注明。而中医药剂在这方面有无研究和证明呢? 中药和其他药一样,是含有毒性成分的。在古代,中医在开处方时有“十八反,十九畏”等用药禁忌,我们传统的方法是把生药制成饮片,饮片的炮制是减毒增效的一个手段。我们国家很重视对中药毒性问题的研究,国家投资建立了中医药安全性评价研究基地,组织专家对中医药的毒性开展专题研究。《中国药典》2000年版记载的含有毒性成分的中药有72种,这只是有毒中药中的一部分。如果认为所有中药都是没有毒性,没有副作用的,这个看法显然是不正确的。但因为中药种类很多,所以这方面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在临床中,中药通过组方配伍,其作用也是要达到减毒增效的目的。 3.有一种说法是中医在临床上只能起辅助作用,比如养生,养颜等,而在治病救人方面不能起到直接作用,是这样吗? 不可否认,西医在能够从器质上下手的疾病方面的成就是中医无法比拟的,但是中医原本就不是来自于器质上的研究,而是来自于对功能的洞察。可以说,只要是涉及到系统功能紊乱方面的疾病,西医绝对不如中医的成就;而从器质上下手的疾病,中医也不如西医。中医药对一些慢性病、疑难病、老年性疾病和功能性疾病有很好的疗效,这些疾病的治疗多受到多种因素困扰,而中医的整体观念正好能发挥自己的长处,对失衡的机体功能进行调节。 西方医学的治疗模式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有些指标的失常,并不是病变,而是人体自我调节。而西医可能就会不分青红皂白,硬用补救措施压下去,不但没治好病,还帮了倒忙。而中国医学理论是把人的整体看作一个系统,定性地分析病情。认为一个器官或组织出了问题会直接影响系统的其他器官和组织,在治疗时针对每位病人的具体病情开出药方,以后再根据病人病情的变化对药方进行加减修正。这个理论和治疗方法是西方现代医学理论所不能取代的。如血管内血流不畅,心脏就会得到指令,加大压力,以提高流速来加以补偿。而使用西药方法,硬用药把血压降下来,将使身体得不到正常的血量供应。再如心肌乏力,排血量减少,心脏就会得到指令,增加搏动次数, 补偿供血不足。而按照西医方法不问情由,硬用镇静剂把心率降下来,不但强行维持了供血不足的状态,还有可能使本来就无力跳动的心脏停止跳动。事实表明,许多心脏病高血压患者,服用西药都是血压下来了心脏就受不了,心脏平稳了,血压又上去了,按倒了葫芦起来瓢。如此下去,年复一年,病情越来越重。而中医理论认为,心脏病多是由肝肾功能不正常造成的(这里的肝、肾和我们平常的概念并不完全一样)。许多老年心脏病高血压患者,采用调肝肾的治法,结果心脏平稳了,血压也就正常了。 4.有人说,中医是以经验做判断,成功一般也只限于个案,不宜推广;还有人说,中医似乎处于停滞状态,在“吃老本”。而西医则是实用性强,适用范围广,且一直在不断发展突破。所以说中医落后于时代发展。这话对吗? 西医的认识方法是把人体分割成几大系统,然后分割到细胞,再从细胞分割出大分子,直到离子。这种方法使人一目了然,容易进行定量分析,观察到的都是实实在在的客观存在。而且随着现代物理、化学、生物、电子等技术的发展,很多新的物质被发现,所以一直在推动西医飞速发展。中医的 认识方法则是以万事万物的总规律为指南,从总体出发,去研究人体及其各部分的功能和相互间的关系。这种方法全靠观察、思考、总结加以决断,所以很难进行定量分析,只能进行定性分析,且不像西医那样可见到直观的新进展。 应该说,这两大体系各有所长,也各有其局限性,恰似人的两条腿,由于各自的局限性,一条腿不能无限远地往前迈进,只能两条腿交叉前进,互相为另一条腿前进创造条件。现在西方医学也将面临停滞的困境,因为分割已遇到极限,已不能再用分割的办法继续深入研究,只有从中国的传统医学框架中寻求帮助。人体潜能的许多现象说明了西方科学框架也有局限性。 21世纪将是生命科学的世纪,这就需要中西医密切合作,在现代科技成果的基础上,根据中国传统文化的总体模式和中医理论,利用现代科技取得的成就,推动中医学的发展。
|
| |||||
Copyright © 2009-2025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教育中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