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刊

柳树皮中的神奇发现
日期:2008年03月17日           来源:暂无
附件内容:暂无
【字号:

      阿司匹林的正式名称应为“乙酰水杨酸”,人类使用这种药物已有很久的历史了。

      1828年,德国药学家布赫勒首次从柳树叶中提取出水杨苷(水解后为水杨酸和葡萄糖)。不久,意大利化学家首次从水杨苷中获得水杨酸,因最初水杨酸是从柳树皮中获得,故水杨酸曾叫“柳酸”。由于水杨酸对胃肠刺激性大,当时只有个别疼痛很剧烈的人才服用它。1853年,虽然已有人用水杨酸与醋酐合成了“乙酰水杨酸”,但未引起人们的重视。直到1899年,德国拜耳药厂的化学家霍夫曼,用人工合成的“乙酰水杨酸”治好了他父亲的关节炎,才将此药取名为“阿司匹林”(Aspirin),并将它向全世界推荐。

     多年来,阿司匹林都被作为“解热镇痛药”的代名词广泛应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发热、头痛、牙痛、肌肉痛、关节痛、腰痛、月经痛以及术后小伤口痛等病症,效果极佳。它 
  
     有较强的“抗炎”功效,能治疗急性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在用药后24~48小时即可退热,关节红肿疼痛症状明显减轻,故它一直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等病的首选药物之一。阿司匹林还可用于治疗胆道蛔虫引起的胆绞痛(可使虫体退出胆道)。阿司匹林粉末局部用药治疗足癣也疗效颇佳。阿司匹林对抑制血小板聚集有独特功效,能阻止血栓形成,用它防治脑中风、冠心病、糖尿病性失明等,均能收到一定效果。


老药“立新功”


      目前,阿司匹林(包括以它为主药的复方制剂)仍是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药物之一。近年的研究发现,阿司匹林在原有功能的基础上,又有不少新用途被发现,比如它能:
 

      ◆ 降低糖尿病并发心脏病的危险 阿司匹林能明显降低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脏病的危险。美国糖尿病协会建议成年糖尿病患者,应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以减少心脏病的发生。


      ◆ 预防老年痴呆症 有研究认为,大脑内发生的炎症,对于老年痴呆症的不断恶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按时服用阿斯匹林治疗关节炎、心脏病的患者,一般不会患老年痴呆症。


      ◆ 预防癌症 多项试验显示,长期小剂量服阿司匹林,有预防结肠癌、食道癌及胃癌等肿瘤的作用。美国一项针对 9万多名女护士进行的长期研究发现:服用阿司匹林长达 10~19 年者,患结肠癌、直肠癌的危险性下降了 30%,用药时间超过 20 年者,发病危险性下降 44% 之多。肠息肉患者服用阿斯匹林,还可以预防息肉癌变。


      ◆ 减少突发心血管病患者死亡率 研究证明,在心梗发生后早期服用 150毫克以上剂量的阿司匹林,可减少死亡率约23 %;而在脑梗塞发生后 48 小时内,口服 150~325毫克阿司匹林,不仅可以降低死亡率,还可以减少致残率。用药越早越好,在家中或救护车上就应及时服用,服肠溶片时应嚼碎服,使之尽快起到抗栓作用。

      ◆ 睡前服用有助降血压 早有阿司匹林能降压的报道,但报告的降压效果悬殊较大。经研究认为,这与服药时间有关。若在睡前服药,可使收缩压平均降低 7.0mmHg ,舒张压降低 4.8mmHg 。


      ◆ 预防抗生素所致听力障碍 研究表明,在使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时,合用阿司匹林会防止听力损害的发生。


      ◆ 抗衰除皱 英国对 500 名 25~35 岁女性试验发现,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者眼角出现皱纹较晚,而且皮肤显得光滑柔嫩。阿司匹林有可能成为一种廉价有效的防皱、保青春药物。


      ◆ 改善老年男性性功能 据国外最新资料:口服阿司匹林可明显降低阴茎内血液的凝固性,有助于改善老年男性的性功能。

      除了以上用途外,阿司匹林还能用于治疗老年性白内障、偏头痛、妊娠高血压、下肢静脉曲张引起的溃疡等等。


滥用亦危险 


      一般而言,小剂量或短期应用阿司匹林的副作用较小,但长期或大剂量服用阿司匹林,出现以下不良反应的几率会较高。


◆ 胃肠道反应

◆ 对凝血系统的影响

◆ 过敏反应

◆ 中毒反应

◆ 对肝、肾的损害


如何正确合理使用


      如今在我国,阿司匹林属既是处方药、又是非处方药的“两栖”药物。在此药的使用上,人们存在很大的“随意性”,也造成了一些本可避免的不良后果。如何合理、安全地使用阿司匹林,有专家提出了如下建议:


◆ 注意选服时间和剂量 有研究认为,预防动脉血栓形成,早餐后服用阿司匹林效果最好;预防脑梗塞、心肌梗塞,选用小剂量即有效,每日剂量宜 75~100毫克;用于解热时尽量不要超过3天的用量;用于止痛时尽量不要超过5天的用量。如果在服药后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 在剂量选择上应慎用 年老体弱或体温超过40℃者,应从小剂量用起,同时多喝水,以免因体温骤降、出汗过多引起虚脱。


◆ 患有某些病症的患者应特别注意 患有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或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者应禁用;曾患过脑溢血或近期内做过眼科、内脏、颅内手术者禁用; 牙龈或皮肤经常出血者、对阿司匹林过敏或有哮喘病史者应慎用。


◆ 用肠溶片代替普通阿司匹林片 服用以小剂量为宜,每日一次,每次不超过 25 毫克,且在餐后服用,不可空腹服用。


◆ 患者在选择阿司匹林时应遵从医生指导 并应定期复查血小板。有消化系统症状时应查“大便潜血”试验。


◆ 不宜与某些药同用 与维生素 B1同服,会增加胃肠道反应;与抗凝药双香豆素合用,易致出血;与降糖药 D860 同用,易致低血糖反应;与肾上腺皮质激素合用,易诱发溃疡;与甲氨蝶呤同用,可增强其毒性;与速尿同用,容易造成水杨酸中毒。


◆ 其他使用注意事项 妊娠期、哺乳期妇女慎用,临产前3个月内禁用;饮酒后不宜用,以免导致胃出血;为减轻对胃的刺激,可与适量碳酸钙或氢氧化铝同服,可减少不良反应,但不宜与碳酸氢钠同服,因后者可加速本品的排泄而降低疗效;与食物同服或用水冲服,也可减少对胃肠的刺激;儿童用药宜用小儿专用的片剂,婴儿尽量不用此药。※

 
网站导航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网站帮助     | 隐私安全
Copyright © 2009-2025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教育中心
技术支持:瀚铖盈佳(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