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7日星期三
3~4岁儿童的行为特征?
3岁以后,宝宝的动作更加灵巧,会走平衡木、骑小三轮车,能够一步一级地上楼梯。注意力集中的时间长了,能静静地聆听妈妈讲故事,并且能复述故事。想象力也迅速发展,画画时边画边说:“这是太阳”,“那是大树”。语言表达清楚,能够回答简单的问题了。这时的宝宝生活自立,会自己吃饭、自己倒水喝,而且洒得不多;会自己入厕,自己穿脱衣服、鞋和袜子,并且学会洗手、洗脸、刷牙。宝宝已经具备上幼儿园的条件,需要参加到小朋友的集体环境之中了。
有些宝宝是家庭中众多成人关怀、照顾的唯一对象,成人对孩子只求奉献不索回报。这种单向的爱往往使宝宝只知享受,行为上的表现是自私、骄纵、不会合作、不懂分享。上幼儿园后,首先遇到的是同伴交往问题.而同伴交往需要的是合作、共享、谦让、同情、助人、宽容等行为。有的宝宝在与同伴的交往中连连受挫,不断产生矛盾。就在一次次的矛盾过程中,他会慢慢意识到与同伴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一点一滴地学会了与人相处时所需的宽容、谦让、共享与合作,并逐步地懂得了同情和抚慰同伴,关心帮助同伴,设身处地为同伴着想。同伴交往是儿童的一种心理需要,幼儿能主动寻找同伴交往,而且与同伴的交往次数日益增多,逐渐地与同伴的交往多于与成人的交往。同伴交往常常能使幼儿产生快乐的情绪,因为在交往中有许多快乐的因素。例如,自己的建议被同伴采纳、共同做模仿成人活动的游戏、一同建筑高楼大桥获得成功等。快乐中包含力量与信心的体验,它能感染、吸引更多的同伴,营造更多的快乐。快乐有益于宝宝身体健康,有助于他形成乐观、开朗的性格。自我调节能力也是交往所必需的能力。在同伴的交往中,一些游戏有明显的群体规则和活动秩序。幼儿通过彼此的观察、模仿,自觉地接受和适应群体规则的约束。在这一过程中,宝宝的规则意识、是非观得以初步形成,并以此调控自身行为,自我调控能力由此得到发展。上幼儿园之前,父母应该尽可能地培养宝宝的社会交往能力,以便于宝宝更好地适应幼儿集体生活。
当然,宝宝上了幼儿园,并不代表把教育的责任就都推给了老师,父母仍然是宝宝最主要的养育者和教育者。早上起床和临睡之前,要让宝宝学会讲“早上好”、“晚安”。在爸爸、妈妈上班时学会讲“再见”,回家的时候说“妈妈,我来了”。这绝不是让宝宝学习虚假的客套,而是从小培养他与人交往中所需要的礼节。
|
| |||||
Copyright © 2009-2024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教育中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