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

父母应该采取什么方法促进婴儿的语言发育?
日期:2009年09月14日           来源:暂无
附件内容:暂无
【字号:
以下是几点建议,父母们不妨试一试: ①从孩子一出生,父母就要与孩子进行热情的“语声交流”。如在孩子清醒、安静、情绪愉快时,看着宝宝的眼睛,对着孩子说话,以叫孩子的名字开始。在换尿布、洗澡、穿衣等日常护理中,要配合温柔的语言刺激,即做什么、说什么,如“来,宝宝,妈妈给你换尿布”,“妈妈给宝宝洗澡”。对孩子的需求,要有及时的语言应答和语言安慰,如“宝宝别急,妈妈来喂奶了”,“尿湿了吧,妈妈给宝宝换换尿布”。积极回应、模仿孩子的发音,如跟随孩子发“噢”“啊”“哦”等音,会使孩子高兴,也会促使他模仿你的发音。 ②语句清晰、简单,对常用词、句要经常重复,达到一定频率,婴儿对母亲说出的频率相对大的单词在以后婴儿的词语中较先出现。 ③母婴之间的“对话交流”也要达到一定的频率,父母要热心与孩子交流。 ④成人的语调要经常变化:成人语言的音调及是否经常变化、响亮程度对婴儿有很大的影响,例如对语句中重要的实词发出强调的加重音,有助于孩子记住并产生兴趣。 ⑤同婴儿交流的语言要与实物联系在一起,如“这是灯,这是汽车”等,可以使孩子容易记住和扩展词汇量。使用肢体语言:当孩子能理解大人简单的指令和意思但不能用语言表达时(7~8个月以后),鼓励孩子使用肢体语言(手势、身体姿势)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想法,大人还可以配合语言作动作,让孩子模仿。 ⑥当孩子能用肢体语言表达需求时(9个月左右),成人要给孩子做同步翻译和动作配音,如当孩子用手指着水时,家长可以问“宝宝是要喝水吗?”“这是水,宝宝喝了就不渴了”,“宝宝要吃饼干吗?这是饼干”。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词语与相应对象之间的联系,促进对语言的理解。 ⑦引导孩子主动发音:当孩子1岁左右,能发出许多语音的时候,可以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孩子主动发音,如鼓励孩子叫“爸爸、妈妈、拿、吃”等意思明确的词语,当孩子理解、表达正确时,要给予及时的鼓励,强化语言意识。 ⑧当孩子能用语言表达需求和想法时(一般1岁以后),家长要有意识地减少对肢体语言的应答,鼓励孩子使用声音语言。 ⑨当孩子的发音、模仿经常受到成人的鼓励,尤其是父母敏感和热情的关注和重复,会使婴儿保持发音、说话的热情,使言语技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⑩从6个月以前就要给孩子看图书、讲故事、念儿歌,9个月以后看熟悉的图书时可以对孩子提问,让孩子用手指点回答,提高孩子对语言的理解能力。

 
网站导航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网站帮助     | 隐私安全
Copyright © 2009-2024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教育中心
技术支持:瀚铖盈佳(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