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

心理健康的几个标准
日期:2014年12月25日           来源:北京回龙观医院
附件内容:暂无
【字号:

我国心理学家对国际心理卫生大会的心理健康标准进行了以下具体解释:
  1.了解自我、悦纳自我。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和优缺点都能做出恰当的、客观的评价。
  2.接受他人,善与他人相处。与挚友同聚之时共享欢乐,独处沉思之时无孤独感;在与人交往的活动中积极的态度(如尊重、友善、信任、理解等)总是大于消极的态度(如敌视、嫉妒、畏惧、猜疑等);在社会生活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较充足的安全感。
  3.正视现实,接受现实。心理健康的人对周围的事物和环境能作出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并能与现实环境保护良好的接触。
  4.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理健康的人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在社会交往中既不妄自尊大,也不退缩畏惧;对于得不到的东西不过于贪求;对自己现有的一切心怀感激;愉快、乐观、开朗、满意等积极情绪占优势,也会有悲、忧、愁、怒等消极的情绪体验,但持续时间不会太长。
  5.热爱生活,乐于生活。心理健康的人积极投身于生活,并在生活中尽情享受人生的乐趣;在工作中尽可能发挥自己的个性和聪明才智,并能从工作的成果中获得满足和激励。
  6.人格完整和谐。人格作为人整体的精神面貌,能够完整、协调、和谐地表现出来;思考问题的方式是适中和合理的,对外界刺激不会有偏颇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待人接物能采取恰当灵活的态度;与社会的步调合拍一致。
  7.智力正常,智商在80分以上。智力是人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操作能力的综合。智力正常是人生活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
  8.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在生命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都会有对应的心理反应,形成不同年龄阶段独特的行为模式。心理健康的人具有与同龄人相符合的心理行为特征。  

 
网站导航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网站帮助     | 隐私安全
Copyright © 2009-2024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教育中心
技术支持:瀚铖盈佳(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