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2日星期五
高考-闯过焦虑这道关
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来临,不少学生由于面临高考,心理负荷加大,引起应激反应,从而产生了情绪障碍———焦虑。焦虑情绪是人们在面对特殊情况进行适应时,在内心激起的不愉快的情绪,可以说是人生固有的最基本的心理体验。高考关系到一个人的发展方向,引起重视甚至引起焦虑原本是正常的。焦虑对高考的影响应从两个方面分析:首先,正常程度以内的适度焦虑,可使人注意力集中,促进能力的发挥。另一方面心理压力过大,可使一个人的情绪处于高度焦虑状态,注意力涣散,思维清晰度降低,从而使学习效率降低。所以,从心理上把握住自己,调节好自己的情绪状态,对于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讲十分重要。
■接纳焦虑———天塌下来大家顶着呢 焦虑是人类很常见的情绪反应,你应该认识到重大考试引起焦虑情绪是很自然的心理反应,如果你认为焦虑只是你的“专利”,那就大错特错了,成千上万的考生都面临着像你一样的问题,天塌下来需要大家来顶着的。所以你应该以平常的心态来看待自己出现的焦虑,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情绪,而不只是你自己才有的失败的象征。随着高考的临近,各种各样的考试测验也会接踵而来,如果你能用以上的心态来看待自己的焦虑情绪,就会产生一种不过如此的“习以为常”的看法,学会从积极的角度来挖掘焦虑情绪带来的好的效应:注意力集中,头脑兴奋度高,反应敏捷,充分发挥潜能考出好成绩。 ■以平常心,做寻常事 对大多数考生来说,高考是一次“极限冲击”。在高强度的复习中,不仅要面临心理、生理的压力,还要承受来自家庭、社会的压力。“现在社会竞争太激烈,工作难找,考不上大学还有什么希望?”这是很多家长和学生的看法。因此很多焦虑情绪严重的学生,常常会臆想高考失败带来的严重后果,使自己不能自持。客观地来讲,你面对的考试是一个不确定的因素,在考试之前,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万无一失”地拿到多少分。再者,上了某一重点大学并不意味着人生已经成功了,从此不用再奋斗了。人生的路还长,真正的努力在后面,事业成功更多地取决于毕业后的努力与奋斗。这些诸多的不确定,即使你做出十二分的努力也是难以预料的,与其这样,还不如把精力和时间花在自己能够把握的事情上来,按部就班地看书,扎扎实实地复习。 考生平时处于紧张的学习压力下,大脑中枢会建立起相应的思维和作息模式,高考日期的日益临近,这种紧张的情绪也会随着增加,考生从身体到心理都处于高度紧张的运行模式中,对外界的压力和影响也十分敏感,一些不必要的关心和要求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明显的影响,这时候家长最好是帮助学生保持惯常的学习生活模式。所以最好不要怀疑孩子的学习自觉性;不要限制孩子的活动自由;不要对孩子说泄气话;不要强迫孩子吃不想吃的东西;不要当孩子的施压者。只要做寻常该做的事,保持考生自然平稳的心态就行了。 ■心理调整———按部就班最好 高考目标适当:考生要根据自己高三以来的考试成绩,实事求是地评估自己的学习实力,确定自己的高考目标。考生如果把高考目标定得过高就会为难以达到目标而产生考试焦虑,影响考试发挥。考生把高考目标定得太低也会影响考生潜能的发挥。不要盲目攀比:所谓高考成功就是考生在高考中考出自己的实际水平,这就是成功。大家的学习实力不一样,考生不要相互攀比,因为在这样紧张的时候,人的情绪都处于高度敏感状态,此时不恰当的攀比和外界的干扰很容易影响自己的情绪,按照你的计划,按部就班地去做就是了。良好的心理暗示:自己主动地、有意识地调控,尽量去感受正面的情绪体验。当你坐在书桌前开始学习时,脑海中先浮现出令你最自豪、最愉快的画面一分钟,并在心中默念三遍:“考试前我一定能复习好”、“我绝对有能力学习好”,然后充满信心、精神振奋地投入学习,你不妨试试,会有明显的效果。 ■身体调整———维持日常规律最好 在高考前夕维持日常的生活规律是很必要的,因为考生在长期的紧张学习中,已经相应建立起高度紧张的学习和生活模式,如果这种模式出现剧烈的变动,考生很难调整适应,反倒会使他们感到无所适从,增加心理上的压力。保证充足的睡眠,可以消除疲劳,保持充沛的精力和清醒的头脑,提高学习效率,是应对困难的必要前提。 焦虑情绪是难以避免的,只是轻重程度不同而已,下面的身体调整方法可以帮助你克服严重的焦虑情绪,放松自己。 双手钩拉法:做法是双手弯成钩状互拉,拉紧放松,再拉紧再放松,如此反复几次,情绪就会逐渐放松。 呼吸放松法:端坐,闭眼,全身放松,缓慢地深深地用鼻子呼吸。先吸气,吸足后屏住,然后缓慢地呼气。吸气的时候,要想到自己喜欢的事物:蓝蓝的天、树林中清凉的空气等等。如此做几分钟。 肌肉放松法:端坐,全身放松。想象小腿肌肉已经变得十分沉重了,然后,想象大腿、臀部、背部、双肩的肌肉也变得沉重,最后睁开眼睛,抛开沉重感,体验一下轻松的感觉。 这些方法简便易行,多次锻炼掌握后就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实施,缓解焦虑,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
| |||||
Copyright © 2009-2024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教育中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