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防治

帕金森病患者应选择个体化治疗
日期:2009年08月21日           来源:北京天坛医院
附件内容:暂无
【字号:

帕金森病患者应选择个体化治疗

    4月11日“世界帕金森病日”,帕金森氏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中老年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异常等。有报道显示:65岁以上人群中帕金森病的发病率为1%,45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为0.4%,平均发病年龄为55岁。它已严重成为继阿尔海默茨病之后的威胁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的第二大进行性退性神经功能障碍性疾病。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中心张建国主任医师、杨岸超博士介绍,目前虽没有根治帕金森病的方法,但通过采取内科药物、外科手术及其他辅助康复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法,可以大大减缓症状,让患者能够独立生活,且保持较好的生活质量。同时,帕金森病患者要根据病情选择个体化的治疗方法。 
    根据病情选择治疗 
    帕金森病根据临床表现可以分为V期:I期:单侧身体受影响,功能减退很小或没有减退。II期:身体双侧或中线受影响,但没有平衡功能障碍。III期:出现平衡障碍受损害的第一个症状是直立位反射,当转动身体时出现明显的站立不稳或当患者两脚并立,身体被推动时不能保持平衡。功能方面,患者的活动稍受影响,有某些工作能力的损害。IV期:严重的无活动能力,要他人扶助才能自己走路和站立。V期:除非得到帮助只能卧床或坐轮椅。 
    属于I期与II期的病人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如果药物治疗控制不佳病情继续发展,出现III、IV期症状的患者建议手术治疗。天坛医院近三百例帕金森病脑深部电刺激手术术后随访结果显示,III、IV期患者占三分之二,术后效果理想,而V期患者术后症状虽能够到改善,但都远不及III、IV期患者手术效果明显,且V期患者多因长期患病而身体较弱,对手术的耐受性差,术中与手术医生的配合不良,术中疗效无法正确判断,较大的影响术后疗效,术后恢复也需要较长时间。如果病情继续发展,病程时间长,由于强直等帕金森病症状的长期存在使得关节、肢体及躯干的变形、挛缩而致残疾,即使手术效果非常理想,缓解了帕金森病的所有症状,但也不能改变挛缩的肢体,改善残疾状态。 
    药物治疗 
    帕金森病的合理治疗需要正确选择适当的抗帕金森病药物。原则之一就是“个体化治疗”。左旋多巴类药物的禁忌症是黑色素瘤、闭角型青光眼、心肌梗死等严重疾病等。安坦则可能导致认知障碍,眼干口干,部分可导致青光眼的恶化。金刚烷胺可导致心律失常、下肢水肿。目前特别推荐的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则能导致白天的困倦发作、恶心和呕吐、剧烈头痛等。有些患者了解到有出现这些药物不良反应的可能后产生恐惧心理,不敢服药。实际上这些抗帕金森病药物的副作用相对还是比较少的,合理选择适当的患者可以有效避免药物不良反应。在开始服药前首先进行必要的检查,排除一些可能的药物禁忌症。例如70岁以上患者一般不用服用安坦类药物以避免出现认知下降甚至痴呆。对于从事高空作业、驾驶等危险行业的人员,即使年龄较小病情较轻,比较适合服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的也应该进行必要的提醒,调换工作岗位或者换服其他药物。 
    外科治疗 
    目前临床常用的手术方法有射频毁损术、脑深部核团慢性电刺激术(DBS)。 
    射频毁损术由于破坏了脑内正常结构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治疗效果有限,副作用大,现在已经不主张应用。 
    脑深部核团慢性电刺激术(DBS):将脑刺激装置的电极植入脑深部神经核团,通过置植入脑部胸部皮下的脉冲发生器产生电脉冲,对神经核团进行慢性刺激,通过体外调整刺激参数,可以不断改变刺激模式,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DBS是一种微侵袭手术,它可以终生治疗,其安全性高,手术效果好,并发症较少,并且是一种可逆、可调节的手术方式,被科学界称为是PD治疗的里程碑,多数病人能够获得很好的治疗效果。目前大约有95%的患者都选择丘脑底核(STN)为刺激靶点,此种治疗方法治疗效果长期有效,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 
    康复治疗 
    改善运动能力:维持主动与被动的关节活动度及肌力训练,确保日常运动量,减轻失用性因素;改善躯干、肢体运动的协调控制能力,主要包括起、坐、立、卧等动作转换及平衡技能训练,纠正异常步态,训练患者步行时足尖尽量抬高,原地高抬腿踏步,同时两眼平视前方,上、下肢保持协同合拍动作,上肢协调大幅度摆动,并做左右转向和前后进退的操练。此外,利用环境、姿势及音乐或语言诱导全身肌肉放松,通过视、听刺激,提高患者运动能力。 
    维持基本生活功能:鼓励患者自行穿衣、脱衣、洗脸、用餐具进食,提高生活自立程度。 
    改善高级脑功能:包括语言功能训练、记忆力训练、定向能力的训练、对事物集中力和注意力的训练。 
    除此之外,帕金森病患者的情绪管理非常重要。患者当得知患了慢性疾病时,心理上一定会感到沮丧、焦虑、情绪激动甚至恐慌等。这些反应都是正常的,尤其是帕金森病人,容易出现疲倦、脾气暴躁、心情不好等症状,这时不妨跟医护人员多聊聊天,或多或少给些帮助。朋友、家人及社会团体也应该帮助、鼓励,助患者一臂之力。此外,帕金森病人可以多接触和自己一样的帕金森病人,彼此交换心得、经验以及学习如何摆脱病魔的阴影。

 
网站导航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网站帮助     | 隐私安全
Copyright © 2009-2024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教育中心
技术支持:瀚铖盈佳(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