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防治

冬季要小心血管疾病
日期:2011年01月01日           来源:北京积水潭医院
附件内容:暂无
【字号:
    深冬来临,有些老人有早锻炼的习惯,由于气温低,有的老人会出现活动后腿疼,甚至出现腿的肿胀。大部分人会认为是受凉,可我们要提醒大家的是,在这其中有一部分是由于下肢血管疾病造成的,而且这些疾病是需要到医院就诊进行治疗,否则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在这些血管疾病中发病率较高的是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我们将分别向大家进行介绍。
    首先介绍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此病好发于老年,是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管腔狭窄甚至闭塞,使下肢血液灌注减少。简单的说就是下肢的氧供应不足,以至活动后出现疼痛。此病有变化过程,最开始患者在一定速度下行走一段路程后因为下肢缺氧出现疼痛,不能行走,休息一段时间后缓解,病变发展使行走的路程逐渐缩短。病变后期出现足趾冰凉,发紫,感觉减退。最终发生溃疡或坏疽,病变则不可逆转,需要截除坏掉的肢体。那么如何在早期知道自己患有了此病呢?这就要通过医院科学的检查手段,无创的检查包括下肢血管的彩超,可以看到血管管腔是否狭窄,以及狭窄的部位;多普勒检查,可以通过动脉压力的变化了解病变的程度;核磁共振(MRI),可以通过影像学检查直观的看到病变。有创的检查就是血管造影,通过在血管中注入造影剂,能够清楚的看到病变血管的范围以及狭窄的程度,甚至可以有数据的测量,目前是诊断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金标准”。在治疗上,分为一般治疗和手术治疗。一般治疗是指戒烟,控制血脂,适当锻炼。手术治疗主要有内膜剥脱术和人工血管转流术,内膜剥脱术是剥脱掉增生的内膜,解除血管的狭窄。人工血管转流术是用人工血管建立血流通路,恢复下肢血液和氧的足够供应。
    另一个高发病就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深静脉血栓形成有三个原因:血管创伤、血流缓慢、血液呈高凝状态。进入冬季,天气寒冷,人体骨骼脆性增加,雪后路滑,老年人摔倒造成骨折的明显增加,骨折常常造成血管创伤。骨折后无论使石膏固定还是手术治疗都需要制动,会出现血流缓慢,血液粘稠呈高凝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较多。血栓形成后会出现下肢的肿胀,疼痛,严重的急性血栓形成还会出现颜色改变,即所谓的“股青肿”。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可能出现非常严重的并发症,就是肺栓塞。肺栓塞是下肢深静脉内的血栓脱落,沿血流达到心脏后进入肺动脉,栓在肺的血管上,造成肺组织没有血流,不能完成氧气和二氧化碳交换的功能,导致病人的突然死亡。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比较简单,首先多有骨折或长期卧床的病史,又具有上述的症状,通过下肢的血管彩超可确诊。治疗包括溶栓、抗凝和祛聚。现在由于血管外科的发展,在溶栓前可以先放置下腔静脉滤器,它起到防止血栓脱落造成肺栓塞的作用,使进一步的治疗更为安全。
    希望通过对上述两种血管疾病的介绍,使大家对血管的好发病有更多的认识,能在冬季到来前早期提高警惕,出现症状能尽早的治疗,以保证有较好的生活质量。

 
网站导航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网站帮助     | 隐私安全
Copyright © 2009-2024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教育中心
技术支持:瀚铖盈佳(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