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防治

肠胃不高兴
日期:2010年01月08日           来源:北京朝阳医院
附件内容:暂无
【字号:
    肠胃是情绪变化晴雨表
    我们都有这样的感受;欢喜的时候,即使粗茶淡饭,也感到特别香甜;忧愁的时候,总有山珍海味,也会苦涩难咽。可见,胃肠的机能对情绪极为敏感。如果你性格忧郁,多愁善感,或整天伏案工作,思虑过度,更吃饭不香,尽管吃得很少,仍然感到肚腹饱胀。其实这种现象我们平时都能碰到,情绪低落,茶饭不思;情绪高涨,食欲倍增。胃和情绪关系如此密切,因此有专家称:胃,是人情绪变化的“晴雨表”,还有说是“情绪胃”的。
    临床发现,在胃病就诊的患者中,追溯病史会发现大约7成跟情绪有关;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的研究还发现,胃功能失调的人,患抑郁症等各类情绪病的机会比一般人高3.1倍至4.4倍。据统计,胃肠功能障碍患者中,符合抑郁症诊断标准的占30%以上;结肠功能紊乱患者中,50%以上伴有抑郁。
    近年来因为情绪而引发胃肠功能障碍的患者呈逐年上升趋势,但由于人们对心理、精神障碍可以引起诸多的胃肠症状认识不足,很难想到这些消化不良、胃痛、腹泻等症状,是由心理、精神障碍引起的。所以,那些遇到事业不太顺心,工作没有起色,失恋,婚姻没有激情,晋升失败,或工作紧张,压力太大等的人,要谨防发生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甚至是胃肠道肿瘤等疾病。  
    肠胃闹情绪,原因在身边
现代都市生活节奏加快,熬夜加班是常有之事。自己加班,肠胃也跟着加班,长此以往肠胃不出毛病才怪!Rose是一位年轻漂亮,穿着入时,举止优雅的OfficeLady,出入高级办公楼,工作起来果断、风风火火,深得老板的赏识,然而,在接受强大工作挑战的同时,Rose也在默默忍受病痛的折磨,由于长期的高度紧张状态以及饮食的不规律,她常常会感到胃痛、恶心、“烧心感”及全身倦怠感等症状。经专家诊断,她的胃出了严重的问题。   
    像Rose这样的OfficeLady,由于长期处于高强度的工作之中,经常无法有规律地饮食,有时在上一顿省略的情况下又陪客户不停地吃上几个小时;在工作的紧要关头往往情绪高度紧张,因为情绪紧张,Rose又常常会忍不住往嘴巴里塞许多零食,使得她的胃陪着她不得休息,她自己在加班加点,胃也在加班加点地生产胃酸。
    状况相似的患者,在我国还不乏少数,长期受到肠胃病的困扰。肠胃不适的表现有很多种,除了恶心、腹胀、反胃,还有呕吐、反酸、腹泻、腹痛、便秘等等现象。如果你的身体出现了这些症状,就一定要小心了。肠胃问题虽然普遍,但是人们的保护意识却远远不够。但是对于一时的难受,很多人的态度都是忍一忍就扛过去了,没有及时加以注意并进行调理,让小问题在不知不觉间变成难以治愈肠胃疾病。
    那情绪是如何影响“胃”的呢?
    自主神经(也叫植物神经)是专门支配内脏器官活动的神经,最终由大脑最高级中枢控制。也就是说,肠胃的最高领导是大脑中枢,“情绪”是中枢神经的反应,必然会通过对自主神经的影响,而影响到肠胃等内脏器官。
    自主神经由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这一对神经所组成。当我们遇到压力,精神紧张、情绪焦虑时,在中枢神经的指挥下,交感神经会兴奋起来,让血液供应集中在心、肺、脑部和肌肉等重要器官,同时,肠胃血流减少,唾液、胃酸分泌也减少,消化蠕动减缓。当情绪放松时,在大脑神经中枢的指挥下,副交感神经活动增强起来,胃酸、肠液分泌增加,胃肠蠕动加快,活化消化机能,好好吸收营养。这就是为什么紧张时根本吃不下,或是一吃就觉得胃胀闷痛;等到压力状况解除,就想好好大吃一顿的生理机制。
    另外,胃肠道拥有的神经细胞数量,仅次于中枢神经,在体内居第二位,并兼有神经、内分泌双重功能,所以对情绪的响应,相当灵敏。也就是说,胃神经细胞在接受到大脑传来的“情绪刺激”的指令后,会立刻引起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双重反应,立刻引起胃肠蠕动的变化、消化液分泌的变化,而产生胃疼、食欲下降、上腹不适、饱胀、嗳气、恶心等症状。
    1930年,美国纽约医院医师吴尔夫,经由胃造瘘,实际观察了一位名叫汤姆患者的胃黏膜情况,当汤姆激动时,胃黏膜会发红,且分泌大量胃酸及胃蛋白酶,侵蚀胃黏膜,甚至造成清晰可见的溃疡,胃酸直接侵蚀胃壁,而发生胃痛;当汤姆情绪低落时,黏膜颜色转为苍白,胃液分泌减少,消化及胃排空功能下降,造成程度不同的恶心感,食欲也因此变得很差。医学家研究发现,每一天,甚至每一分钟,胃的机能都受到情绪的影响并且影响十分明显,结果发现:气愤、恐惧、激动、焦虑等情绪可使胃的分泌量增加,酸度增高;而抑郁、悲伤、失望等情绪,则使胃液分泌量减少,酸度下降,胃的运动减慢。
    祖国医学则认为,胃是接纳食物的,所谓“胃为水谷之海”;脾是主管消化食物的,所谓“脾主运化”。而七情中忧思又最容易损伤脾胃,扰乱消化机能,所以吃不下饭,肚腹也感到饱胀。古人在谈到饮食不调、身体虚寒等因素时,特别强调七情是引起胃病的主要因素。《医学正传》中说:“胃脘当心而痛”,是“七情九气触于内之所致(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7种情志变化)”。明代医学家张景岳也强调;只有“忧思不遂者,乃有此病”。
    哪些肠胃疾病可能是情绪引起的
    一般来说,情绪波动引起消化机能的变化,随着情绪的平息,会恢复正常不至于引起胃肠疾病。但是,过分强烈或持久的不良情绪,又可能引起胃肠疾病,包括各种功能性胃肠病、胃十二指肠溃疡、甚至是胃肠道肿瘤等。肠胃疾病除与刺激性食物、遗传素质有关外,更与焦虑、惊恐等情绪密切相关。如情绪紧张引起的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是相当常见的。人处于惊恐紧张的情绪状态,感到害怕时,传统引起胃痉挛,不只是胃的肌肉,甚至连供给胃壁营养的血管平滑肌也处于痉挛状态,使胃壁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而这时胃液的酸度增高,对胃壁起着腐蚀作用,所以很容易产生溃疡。
    以肠易激综合征为例
    肠易激综合征,以前也称为结肠炎、肠道神经官能症、胃肠道功能紊乱等,是一种胃肠功能紊乱疾病,其特征为腹痛、腹胀、便秘或腹泻。肠易激综合征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目前该病在我国城市发病率为10.5%,农村发病率为6.14%,而在美国该病发病率达到了15%,日本甚至达到了25%。
    肠易激综合征最容易发生在学生、公务员、白领、知识分子、商人等人群中,这与这些人群普遍精神紧张压力大有关。据我国人群一项抽样调查显示,18至30岁是肠易激综合征发病率最高的人群,对就诊人群的调查表明,42%的人有恐癌倾向,46%的人精神焦虑。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在遭受应激性刺激时,更容易发生胃肠道症状,而且这些症状似乎更为严重,发作也较为频繁。比如在生气、考试期间。
    肠易激综合征的病人占了普通内科门诊病人的10%~20%,占消化专科门诊病人的40%左右,该病到医院的就诊率并不是太高,据有关资料表明,大约有75%的病人并没有到医院就诊。由此可见,真正到医院求医并经医生确诊的病人只是冰山一角。
    情绪调整最重要,心病还需心药医
  首先,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消除心理障碍。心胸宽广,情绪乐观是预防的最好良药,要提高社会心理适应能力,以应对各种应激情况。对那些有恐病症的患者来说,同时要认清大多数为功能性疾病,不会严重到危及生命,要消除顾虑,增强治愈疾病的信心。针对这种由心理压力引起的肠道疾病,应该多参加一些户外活动,和亲朋好友聊聊天,懂得适当地给心情放假,给内心解压。特别是高考生和工作压力大的人,更应注意这一点。
  其次,加强饮食保健环节。平时要注意调养肠胃,饮食中要增加粗粮。粗粮可加速食物的消化,使粪便变软,增加粪容量,因而使排便顺利。每日饮食中要有足够的蔬菜、水果。做到以饮食规律、清淡、易消化为基本原则。
  第三,加强体育锻炼。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坚持锻炼,增强体质。
    在有上述消化系统症状的同时,还伴有失眠、焦虑、抑郁、注意力不集中等精神症状,并且病情常随情绪变化而波动,通过相关检查无法查出器质性病变时,就要到心理科去检查了,看看自己的“消化道疾病”,是不是“情绪”引起的。如果消化道症状是由于抑郁引起的,而非器质性疾病所致,这些症状的消除就需要抗抑郁的治疗。心病当用心药治,由“情绪”引起的“胃病”,除药治外,还要进行心理治疗,精神紧张、焦虑、抑郁者,可服用相关药物。
    最后还要强调的是,情绪所导致的功能性胃肠疾病,迁延不愈,最终可有器质性疾病的发生,如溃疡病等;而现代研究表明,情绪低落、忧郁的人,癌症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因此,首先应排除没有其他的器质性疾病,因此做胃镜、肠镜及其他一些检查还是必须的,以免耽误病情。如发现“报警症状”,如体重下降较快、贫血、低热、黑便或肚子有包块等情况时一定要去看医生,不能自己盲目吃药了事。

 
网站导航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网站帮助     | 隐私安全
Copyright © 2009-2024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教育中心
技术支持:瀚铖盈佳(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