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防治

脂肪肝患者的反诱惑大计--肥胖性脂肪肝的饮食防治
日期:2010年01月15日           来源:北京朝阳医院
附件内容:暂无
【字号:

    肥胖是脂肪肝最常见的病因之一。摄入过多的脂肪和甜食,缺乏体力活动、营养过剩,是引起肥胖最直接的原因。有数据表明,肥胖程度越重,持续时间越长,脂肪肝的检出率就越高,病变也越明显。因此,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矫正不良行为,减轻体重对肥胖性脂肪肝的防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肥胖性脂肪肝的饮食要点:加强饮食管理,严格控制总热量摄入,减少脂肪、胆固醇和单糖、双糖食物的摄入,保证足够的优质蛋白,增加膳食纤维和维生素的摄入量,保证营养均衡。
控制总热量摄入
  轻度肥胖者首选持续低热量的减食疗法,即不间断使用低热量食品直至体重降至正常。一般每日每公斤体重给于热量20~25千卡,每日1200~1800千卡,并需长期坚持。重度肥胖者最好采用低热量饮食治疗,即每日进食总热量控制在1200千卡之内,体重下降以每周500克为好。
减少单、双糖的摄入量
  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应该占总热量的50%左右为宜,主要应由稻谷、蔬菜、水果等多糖提供,尽量少食富含单、双糖的食品,如高糖糕点、饮料、糖果、冰淇淋等。可适当添加一些如甜叶菊甙、阿斯巴甜等甜味剂,其优点是甜度高、无毒、低热能,既可改善口味,又不至于引起体重增加。
    减少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
  脂肪具有较高的热能。1克脂肪能产生9千卡的热量,是蛋白质和糖类的2倍之多。豆油、花生油、葵花籽油等植物油虽然富含不饱和脂肪酸,但其热量较高,多食可引起体重增加,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应控制用量。猪油、羊油、牛油、黄油、奶油、椰子油因为富含饱和脂肪酸,胆固醇水平较高,应极力限制。鳗鱼、鳊鱼、鲳鱼、猪瘦肉、牛瘦肉等可放心使用。鸡蛋的蛋黄含有较多的胆固醇,所以每周2~4个为宜。一般而言,兽肉的胆固醇高于禽类,肥肉高于瘦肉,贝壳类和软体类高于一般鱼类,蛋黄、鱼子、蟹黄及动物内脏的胆固醇较高。
保证优质蛋白质的摄入
  蛋白质摄入不足可加剧肝内脂肪沉积。一般每日每公斤体重需要1.5~2.0克。主要包括肉类、蛋类、豆类、及豆制品类。不同食物中蛋白质的含量和质量有差异。因此,必须在摄入时注意不同蛋白质互相搭配,提高生理价值。豆类、豆制品、瘦肉、鱼类、牛奶、鸡蛋清、兔肉等都是脂肪肝患者的理想选择。
增加纤维素的摄入
  肥胖性脂肪肝患者由于限制了食物的摄入量,常常会产生饥饿感。饮食中保证足够的纤维素可延缓胃的排空,增加饱腹感,有利于减轻餐后血糖增高、降低血脂、防止便秘。每日可摄入纤维素40~60克。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有玉米麸、糙米、豆类、香菇、魔芋、海带、木耳等。
增加维生素的摄入
  低热量饮食疗法必须保证营养素的均衡,防止营养不良。所以应适当多进食维生素丰富的的蔬菜和水果。但是由于水果的含糖量较高,故应选择苹果、梨、樱桃、柚子等含糖量较低的水果,并放在两餐之间饥饿时进食。必须将水果的热量计算在每日的总热量之内。萝卜、番茄、黄瓜因热量低、维生素含量丰富可作为饥饿时的“点心”。
矫正不良行为
  要减轻体重除了加强饮食控制以外,矫正不良的行为习惯更为重要。做到以下的方面,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于控制体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空腹时去采购食品容易受食欲的支配而购买过多的食品,因此要养成饭后购物的习惯。
    2.购买食物要有计划事先拟好购物单购买食物,以免一时冲动。
    3.避免购买方便面、元宵等速成食品,而应选择烹调费时费力的食品。
    4.糖果、点心、水果等食品要存放在不易看到和不易取拿的地方。
    5.以低热量食品取代高热量食品,当“吃”的欲望十分强烈时,可以黄瓜、西红柿等减肥食品来替代或通过打电话、看减肥录像或书籍等取代饮食活动。
    6.不要用大碗盛饭菜,而且每次盛的量要少。
    7.进食速度要放慢,每餐时间最好控制在20~30分钟。
    8.要专心吃饭,避免在紧张、焦虑等情绪激动时进食,吃饭时不要看电视、听音乐,以免在无意中进食过多。
    9.用餐要定时,避免过饱,每餐7~8成饱最好,不要因怕浪费而包干每餐剩食。
    10.不要贪吃零食。薯片、糕点、糖果、水果、膨化类食品一般含有较多的脂肪和单糖,多吃会发胖。
    11.不要用饮料替代白开水。各种牛奶、饮料都含有不同程度的汤、盐、蛋白质,多喝会增加热量。提倡多喝白开水、矿泉水及淡的绿茶、菊花茶等。每日2000~2700毫升,少量多次给予,使胃有一定的充盈感,从而降低食欲,减少进食量。
    12.晚餐不要吃得过饱、过晚。晚上体力活动减少,人体的新陈代谢转向低潮。晚餐吃的过饱或者进餐时间过晚会促使脂肪积蓄,加速体重的增加。
    13.加强饮食管理,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有益于健康。减少体重是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坚持将有利于肥胖性脂肪肝的消退。所以,请持之以恒。

 
网站导航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网站帮助     | 隐私安全
Copyright © 2009-2024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教育中心
技术支持:瀚铖盈佳(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