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防治

您了解支原体肺炎吗?
日期:2009年09月04日           来源:北京朝阳医院
附件内容:暂无
【字号:

   小王今年大学毕业,刚参加工作不久,工作比较忙,加上近期天气变化,上周出现了咳嗽,咳得特别重,晚上连睡觉都受到了影响,同时还有发热、咽痛、头痛、乏力。在社区医院输了三天头孢菌素,可咳嗽、发热照样,后来还出现了痰中带血丝。于是他就到大医院呼吸科看病,抽血化验并拍了胸片,大夫告诉他从胸片特点上看,他可能得了支原体肺炎,但是还需化验进一步证实。医生给他开了阿奇霉素静滴,输液2天后,他的咳嗽就好多了,体温也基本正常。现在正值秋冬季节,支原体肺炎的患者还真不少,您了解支原体肺炎吗?
    众所周知,细菌和病毒感染都能够导致肺炎,而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肺炎。其实,肺炎支原体是引起肺炎较常见的病原体,约10-20%的肺炎都是由支原体感染所导致的。人类对支原体肺炎的认识时间并不长。60多年前,国外学者描述了一种不明病原体的肺炎,其不同于典型的由肺炎链球菌所致的肺炎,对青霉素治疗没有反应,故称为“非典型肺炎”。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才认识到,引起这种肺炎的病原体就是肺炎支原体。
    肺炎支原体不同于普通的细菌和病毒,它是能独立生活的最小微生物,大小为200μm。它由口、鼻分泌物经空气传播,引起呼吸道感染,秋冬季较多,主要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在成人中亦不少见。肺炎支原体感染呼吸道可导致肺炎,即支原体肺炎,也可表现为咽炎、气管-支气管炎。
    肺炎支原体感染人体后,经过2~3周的潜伏期,继而出现临床表现,约1/3病例也可无症状。它起病缓慢,发病初期有咽痛、头痛、发热、乏力、肌肉酸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发热一般为中等度发热,也可出现高热或无发热。2~3天后出现明显的呼吸道症状,突出表现为阵发性刺激性咳嗽,以夜间为重,咳少量粘痰或粘液脓性痰,有时痰中带血。也可有呼吸困难、胸痛。发热可持续2~3周,体温正常后仍可遗有咳嗽。
    患者虽然自感症状较重,但胸部体检一般无明显异常体征。约半数可闻干性或湿性罗音。鼻部轻度鼻塞、流涕,咽中度充血。耳鼓膜常有充血,约15%有鼓膜炎。颈淋巴结可肿大。约10%~15%病例发生少量胸腔积液。除呼吸系统的表现外,支原体肺炎可伴发多系统、多器官损害。皮肤损害可表现为斑丘疹、结节性红斑、水疱疹等。偶见非特异性肌痛及游走性关节痛。胃肠道系统可见呕吐、腹泻和肝功损害。血液系统损害较常见溶血性贫血。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可见多发性神经根炎、脑膜脑炎及小脑损伤等。心血管系统病变偶有心肌炎及心包炎。
    胸部X线检查变化很大,病变可很轻微,也可很广泛。有时仅为肺门阴影增重或云雾状肺浸润,少数为大叶性实变影,可见肺不张。有时双侧均见弥漫网状、结节样浸润阴影或间质性肺炎表现。体征轻微而胸片阴影显著,是本病特征之一。血常规检查白细胞高低不一,大多正常,有时偏高。血沉显示中等度增快。
    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和胸部X线检查并不具特征性,单凭临床表现和胸部X线检查无法做出诊断。若要明确诊断,需要行病原体的检测。用患者的痰液或咽拭子洗液进行支原体培养阳性可以确诊。由于支原体培养的条件要求较高,且需2-3周的时间,故国内很少有单位开展这项检测工作。目前,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主要依靠血清学检测。血清特异性抗体测定有诊断价值,临床常采用者有补体结合试验,间接血凝试验,间接免疫荧光法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此外又可用酶联吸附试验检测抗原。近年国内外应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如DNA探针及PCR检测肺炎支原体DNA,诊断有快速、特异性高的优点,但未能广泛应用于临床。
    支原体肺炎主要是应用抗菌药物治疗,疗程多为2周左右。肺炎支原体无细胞壁,故常用的青霉素、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无效,而有效的药物主要有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如红霉素、阿奇霉素)及氟喹诺酮类药物(如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尤其是阿奇霉素,治疗效果优于红霉素,而且对血管刺激小,消化道反应如腹泻、腹痛、稀便、恶心、呕吐少,被认为是肺炎支原体肺炎的首选药。
    支原体感染可以造成小流行,故应注意呼吸道隔离,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由于咳嗽是支原体肺炎最突出的临床表现,频繁而剧烈的咳嗽可能影响患者的睡眠和休息,可适当给予小剂量镇咳剂,如可待因。祛痰治疗能促使痰液变稀薄,易于排出,减少合并细菌感染机会。病情严重有缺氧表现者应及时给氧。除对喘憋严重者,可选用支气管扩张剂如氨茶碱口服。对急性期病情发展迅速严重的支原体肺炎或肺部病变迁延而出现肺不张、肺间质纤维化、支气管扩张或有肺外并发症者,可适当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饮食以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为宜并注意补充足够的液体。

                                                                  呼吸科  张隽 童朝晖

 
网站导航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网站帮助     | 隐私安全
Copyright © 2009-2024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教育中心
技术支持:瀚铖盈佳(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