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2日星期五
天凉,老人当心低体温综合征
李大伯已进入古稀之年,平素身体健康,体检未发现明显疾病。可是近两年来,每逢冬季他的健康状况便明显下降:自觉头昏眼花,不思饮食,面色苍白、四肢冷凉,而且常常卧床不起。家里人送他到医院检查,除体温在36.1℃以外,并未发现其他异常。而到了春暖花开之时,这些症状便逐渐消失了。经过专家会诊,最后被确定为“老年低体温综合征”。
老年人发生低体温综合征的原因有三:一是体内产热少。人进入老年,身体的各个系统和组织都发生了退行性变化:进食量减少,新陈代谢缓慢,摄取的营养物质在新陈代谢过程中,通过肝脏和肌肉的氧化作用而释放出的热量大大减少,所以容易出现低体温;二是对温度的敏感性降低。老年人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减退,对温度变化的敏感性降低,即使室温相当低也可能感觉不出来;三是服用某些能够降低体温的药物也会产生低体温综合征。有些老年人因患疾病口服冬眠宁、安定、安眠酮、甲基多巴、阿米替林等药物。这些药物会不同程度地抑制大脑体温调节中枢,抑制周围血管收缩,干扰能量代谢过程,还会降低老年人对寒冷的反应性和对环境的适应性,从而使体温更加降低。 老年低体温综合征是老年人冬季常见的严重疾病之一。根据我国统计资料表明:该病北方多于南方,男性多于女性,年龄越大其发病率越高。主要症状有自觉畏寒怕冷;皮肤和面色苍白,有时浮肿;脉搏细弱、呼吸缓慢、血压偏低;四肢冰凉,不愿起床,当体温降到35℃时,患者就会出现精神萎靡、昏昏欲睡、反应迟钝、不吃不喝、不解大小便时不动、颈项强直。一旦老年人出现这些症状时,应立即送医院治疗。 冬季预防老年低体温综合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家庭准备一支体温表,一到冬季就要注意观察和测量老人的体温。根据气温的变化,适时增添适合老年人穿着的质量高、轻便、保暖性能好的棉织品、羽绒、毛料等衣服以及帽子、手套、棉鞋等御寒保暖物品。 2.加强营养,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可口、易消化的饮食,以保证老年人有足够的热量供应以满足新陈代谢的需要。两餐中间可增加适当的热饮料,如热牛奶等。身体许可时还可加饮姜糖水、淡胡椒汤以及进食羊肉、狗肉等热性食物。必要时也可以从冬至起给予冬令进补,如服人参、鹿茸、黄芪、阿胶以及蜂王浆等。 3.选择阳光充足的房间做老人的卧室,最好保持室内温度在18℃~22℃,在这种室温条件下,人体的热平衡处于稳定状态。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使体温调节中枢处于紧张状态。床上用品和铺盖要松软、厚实,有电热毯取暖则更为理想。为了减少头和足部热量的散失,必要时睡觉也可以不脱袜、不摘帽。 4.冬天外出时,要穿暖、软、轻的衣服,戴好帽子、围巾、口罩和手套。老年人腿脚不灵,行动不便,加上冬季衣服厚重,一般都好静怕动。因此,要鼓励和协助老年人多活动,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增强防寒能力,但要注意不可过度疲劳。 5.合理用药对预防低体温综合征很重要。冬季,老年人要尽可能少用或不用冬眠灵、酚塞嗪等安眠镇痛药或抑制大脑体温调节中枢的药物,以保持正常的体温调节功能。 |
| |||||
Copyright © 2009-2024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教育中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