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9日星期六
呼吸道疾病患者如何过冬
随着气温的降低,北京进入了寒冷的冬季。特别是近两天寒流的到来,使得北京的气温格外的寒冷。冬天来了,呼吸道疾病发病率明显上升,呼吸科病房病人明显增加。很多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都有这样的体会,冬天就怕受凉感冒,一感冒就犯病。那么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如何安全平稳地度过冬季?如何在冬季预防呼吸道疾病呢? 首先,我们要了解冬季的特点,进入冬季后,空气较为干燥、寒冷,气温变化较大,同时,室内外温差较大,由于取暖及降水减少等原因,大气中的粉尘颗粒较多,雾霾天气交替发生,寒冷空气刺激呼吸道黏膜,会损伤和降低呼吸道黏膜的防御功能,引起呼吸道细菌及病毒繁殖,极易诱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并且冬季又是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高发的季节,平常的感冒,又常常会诱发和加重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等呼吸道疾病。那么哮喘患者和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有哪些注意的事项? 一、哮喘患者冬天应注意避免感冒,切忌着凉,外出时要系围巾、戴帽子。双脚受凉会引起鼻粘膜血管收缩,以致感冒,因此,一定要避免双脚着凉;切忌猛烈地运动,可适当散步、慢跑、做操或打太极拳,提高抗寒能力;切忌吸烟。吸烟是引起咳喘的最常见原因之一,必须戒除。冬天室内要适当通风;饮食切忌大鱼大肉,应以清淡、易消化为宜。适当多吃些奶类、蛋类、瘦肉、豆浆、豆制品、萝卜、梨和桔子等。由于哮喘多在夜间发作,患者卧室既要保持一定温度和湿度,又要保持空气流通。哮喘患者应随身携带缓解哮喘发作的药物,急性发作时,要保持镇静、避免精神紧张,尽量减少活动,减轻呼吸系统负担;如发作时症状较重,应及时至医院诊治。 二、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受气温影响大的疾病,一到冬天就是慢性支气管炎高发的季节。那支气管炎患者在寒冷的冬季有什么需要特别注意的呢? 1、慢性支气管炎病人冬季最怕冷,也很易患感冒,每次呼吸道感染后症状加重,肺功能亦受影响,进行耐寒锻炼可以提高患者抵抗力。可减少罹患感冒,呼吸道感染。 2、慢性支气管炎病人在肺部感染时,一定要卧床休息,遵照医嘱积极抗炎,解痉平喘,按时服药。3、根据病人体力,可积极参加一些适当的体育活动。如慢跑,作为一种最完整的全身性协调运动,能增加肺活量和耐力,慢跑时维持呼吸均匀,可使足够的氧气进入体内。太极拳,柔软操,步行等能增进身体健康,凡多年坚持锻炼的患者,比多休息少动者更能保持健康。 其次,对于常见急性上呼吸道传染病、上呼吸道感染、流感等,其主要病原体是病毒,少数是细菌。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患者喷嚏和含有病毒的飞沫空气传播,或经污染的手和用具接触传播。预防感冒就要切断传染途径,远离感冒患者,接触病人时要注意隔离,戴口罩,加强手卫生,在感冒和流感流行时减少或避免到市场、超市、医院、公共汽车等人流密集地方。人在淋雨、受凉、熬夜、过度劳累等情况下更容易患感冒,要注意避免类似情况发生,气候突变时要注意增减衣物、注意保暖,老幼体弱、免疫功能低下或有慢性呼吸道疾病者,如鼻窦炎患者是感冒的易发人群应尤为注意。通过改善营养、饮食生活规律,加强锻炼、增强体质也可以起到预防感冒的作用。 冬季也要注意室内空气的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不要因为外面寒冷而忽略了通风换气,密闭环境空气质量较差,更应定期通风换气。换气时间以10-15分钟为宜,一天2~3次。通风换气时要注意保暖,雾霾天气不要通风换气。 得了感冒怎样治疗呢?首先,是要注意充分休息,饮食上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可以适量多饮水。感冒主要是病毒引起,细菌感染只是少数。对于无发热、免疫功能正常、发病不超过两天的患者一般无需应用抗病毒药物。对于免疫缺陷患者,可早期常规使用。对于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应及时应用相应的药物或及早就医。对于普通感冒患者大多数不需要应用抗菌素,可以对症口服感冒药,并且感冒药的成分大致相同,只服用一种就可以了,也可辨证给予清热解毒或辛温解表和有抗病毒作用的中药,有助于改善症状,缩短病程。只有少数出现黄痰,血液检查提示有细菌感染时,方可应用抗菌素治疗。 普通感冒一般5-7天可以自愈。但是,一般感冒后咳嗽可能会持续较长时间,甚至可达8周,值得注意的是引起上感的病原体大多为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多种类型病毒,同时健康人群亦可携带,机体对其感染后产生的免疫力较弱、短暂,病毒间也无交叉免疫,故可反复发病。少数患者也可并发急性鼻窦炎、中耳炎、气管-支气管炎。以咽炎为表现的上呼吸道感染,部分患者可继发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风湿热、肾小球肾炎等,少数患者可并发病毒性心肌炎,应予警惕。 流行性感冒一般单纯型流感常突然起病,畏寒高热,体温可达39℃~40℃,多伴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等。颜面潮红,眼结膜外眦轻度充血。如无并发症呈自限性过程,多于发病3~4天后体温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常需1~2周。轻症流感与普通感冒相似,症状轻,2~3天可恢复。 |
| |||||
Copyright © 2009-2024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教育中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