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2日星期五
肺癌治疗欲速则不达
肺癌是全世界范围内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美国肺癌生存时间超过5年的为15%,而我国仅为10%。由于吸烟人群的增加,近10余年来,我国肺癌发病率及病死率持续增高。
肺癌根据组织学类型大致分为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两大类。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占肺癌的大部分,其治疗方案与临床分期密切相关。早期病人最佳治疗方案为手术治疗,可辅助化疗和或放疗。但遗憾的是由于肺癌早期具有隐蔽性,超过50%的病人在被确诊时已经处于局部晚期或晚期(存在胸膜转移、骨转移、脑转移等),其治疗以全身化疗、局部放疗及生物靶向治疗为主。小细胞肺癌占肺癌的20%~30%,治疗措施以化疗为主,可配合放疗。 确诊肺癌后既不要惊慌,也不要放弃治疗希望,更不能“病急乱投医”。肺癌是讲究适度治疗的,并非手术切除范围越大、化疗剂量越足、疗程越长越好。一些早期肺癌病人术后恢复良好,亦接受了术后一定疗程的化疗,但他们仍不满足,希望彻底消灭肿瘤。于是到处去寻找各种偏方和新药,并继续要求放化疗,往往导致肺癌复发并转移,或者出现严重的治疗副作用而最终危及生命。殊不知大部分肿瘤治疗措施在杀伤肿瘤同时会对正常组织也造成伤害,并抑制机体免疫力。因过度治疗而引起悲剧的例子在临床上并不鲜见,这就是所谓的“欲速则不达”。 肺癌的治疗与病人的年龄、体力状态、肝肾功能、心肺功能、精神状态等情况密切相关,即需要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而制定出一个个体化治疗方案。只有体力状态良好、心肺功能、肝肾功能大致正常的病人才可能接受手术、化疗、放疗,并从中获益。而且晚期病人首次化疗疗程一般在4~6个周期,更多疗程的化疗不仅不能根治肺癌,更可能给病人带来更多的伤害。在选择治疗策略和疗程时,一定要权衡利弊,让肿瘤和人体达到“和谐共存”的状态最好。如果病人因为疼痛、呼吸困难等情况而需要白天大部分时间卧床,则他们的治疗应以营养支持、止痛、吸氧、中医扶正等措施为主。在门诊或会诊中会看到一些病人不听从医生建议一味要求治疗, 甚至多次手术,多部位放疗,最后试用乳腺或肝癌的靶向药物,费用多达几百万,不少家庭卖房、卖车、倾家荡产。病人踏上一条“生命不息、治疗不止”的道路,结果一部分病人死于治疗的并发症。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亦呈升高趋势。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病人会出现进行性的基础代谢、心搏出量、肾小球滤过率等的衰退,这些导致其对化疗的耐受性相对降低。此外老年病人免疫功能较弱、骨髓造血功能低下也很大程度影响其治疗。因此选择毒副作用相对小的单药化疗药物为标准选择,部分身体状态好的病人可以选择双药治疗。不能一味为追求疗效而忽略化疗的副作用。分子靶向治疗在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地位逐渐上升,其有疗效较好、毒副反应较小、用药方便等优势。但分子靶向药物的应用亦应根据病人的组织学类型及经济状况等情况进行选择,其中不吸烟的女性腺癌病人,如经济条件允许更适合分子靶向治疗。如果用药前能进行基因检测,则对治疗更具指导意义。 因此肺癌治疗的关键在于个体化治疗,即“量体裁衣”,而非一味追求疗效。我们的目标是让肺癌病人不仅生活得更长,而且生活质量更高。 |
| |||||
Copyright © 2009-2024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教育中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