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保健

研究发现:男性不育可能祸起增塑剂
日期:2009年08月13日           来源:《北京日报》
附件内容:暂无
【字号:
    我们经过10余年的研究发现,塑料中的酞酸酯类增塑剂,可能是导致男性不育的幕后黑手。
    在动物实验中,我们给小鼠喂饲增塑剂后,发现小鼠睾丸的重量下降、体积变小,睾丸出现了退行性变化,以及精子数量下降、精子畸形率升高。在一定剂量下,用两种增塑剂联合作用于小鼠的骨髓微核和精子,结果畸形试验呈阳性反应。这说明增塑剂是一种会引起可遗传的染色体畸变的断裂剂。我们对果蝇的实验研究也表明,喂饲增塑剂后,果蝇的繁殖率下降,寿命缩短。
    人体内是否有增塑剂?增塑剂与不育之间的因果关系是否明确?我们的答案是肯定的。目前人体的增塑剂排泄期尚不清楚,已知其半衰期有1天、3-4天,甚至更长时间。虽然人体能够排泄,但如果每天摄入,就容易在体内产生积累,从而产生毒性作用。
    为了减少育龄青年对增塑剂的接触,我们建议育龄青年采取以下自我保护措施:
    不吃用塑料包装的即食食品。
    不直接加热塑料包装食品(如袋奶)。
    不在塑料容器里存放食品并用微波炉加热。 
    不用塑料袋放置热的油条、油饼、油糕、麻团等油煎油炸食品。
    将路边食品小摊贩们提供的五颜六色的塑料袋拒之门外。
    严格执行2008年6月1日我国开始实行的限塑令。这不仅有益于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更能减少增塑剂对健康的危害,尤其是对育龄男性生殖能力的潜在威胁。

 
网站导航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网站帮助     | 隐私安全
Copyright © 2009-2024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教育中心
技术支持:瀚铖盈佳(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