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3日星期二
北京天坛医院精细化管理 率先施行门诊电子票据
为适应公立医院改革需要,保证医药分开等改革工作顺利实施及实施效果得到充分体现,优化诊疗流程,最大限度缩短患者集中等候时间,北京天坛医院率先施行门诊医疗票据电子化改革,精细化科学化的管理取得良好效果。 在传统票据管理模式下,门急诊挂号诊疗(医改试点医院为医事服务)票据为定额手撕票据。根据患者身份类别不同(自费、医保、离休)和看诊医师级别(普通门诊、急诊、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正主任医师、知名专家教授)不同组合共10种票据。手撕票据的优点是提供速度快,缺点是资金管理方面不能做到与收费记录一一对应,另外由于票据种类多,三级医院门急诊量大,核销困难,容易造成资金流失。 为适应财政管理、票据管理精细化的要求,在此次医药分开试点工作中,北京天坛医院充分借助信息技术优势,率先在门诊实施了流程优化。患者挂号时,窗口为患者快速打印挂号小条,以便患者及时就诊。患者就诊后,医事服务费的票据将连同化验、检查等收据一并打印,提供给患者。为保障医保患者权益,医院配合医保部门的要求,按患者医事服务费记录逐条分别打印,即一条挂号信息打印一张对应收据。同时根据患者自费、医保持卡和医保非持卡等不同情况,分别提供对应的费用明细和资金支付信息。 医院为加强票据管理,强化稽核工作,在挂号日结汇总表中增加了收入与当日收入已打印票据和当日收入未打印票据金额的逻辑核对。 这种“先交费挂号、后领取票据”模式,缩短了患者集中挂号等候时间。同时通过信息系统实现票据与收费信息的一一对应,为财政票据全过程监控管理奠定了基础。另外,取消手撕票,将原先10种手撕票据内容直接套打到财政部门认可的门诊收费专用收据中,实现了票据的单一化管理,可以大大提高监督效率,降低监督成本。 |
| |||||
Copyright © 2009-2025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教育中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