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北京积水潭医院与延庆县医院共同举办第二届“京郊骨科论坛”
日期:2011年09月19日           来源:北京积水潭医院
附件内容:暂无
【字号:
    2011年9月16日,由北京积水潭医院和延庆县医院共同主办、延庆县医院承办的第二届“京郊骨科论坛”在延庆召开。来自郊区各区县医院的骨科医生近200人参加了会议。北京市卫生局组织处处长武凤玉,延庆县副县长赵志萍,延庆县卫生局局长郑世华,党委副书记杨东海,县委组织部人才科科长白岩,积水潭医院院长田伟,院党委书记辛有清,延庆县医院副院长胡文江等领导参加了学术会议的开幕式。积水潭医院院党委书记辛有清主持大会开幕式,延庆县医院副院长胡文江致欢迎词,北京市卫生局组织处处长武凤玉和延庆县副县长赵志萍在开幕式上发言。
    积水潭医院院长田伟在开幕式上发表了讲话并宣布“论坛”开幕, “我们一直在思考,怎样更好的发挥我们的骨科优势来服务北京整体区域?技术,是任何优势资源的核心,而技术需要在相互的交流与学习中得到不断提升,为此,我们倡导和举办了“京郊骨科论坛”,目的就是为大家提供一个相互交流和学习骨科技术的平台,现在看来收效不错!今后,将每年举办一届“京郊骨科论坛!” 田院长表示。
本届论坛为期一天,分设骨科、护理和义诊三个会场同时进行,具体由骨科学术交流、病例交流讨论、护理服务交流和义诊四个板块组成,较去年论坛更加突出“实用性”、“互动性”和“全面性”的特点。
    更具“实用性”。在前期的筹备工作中,积水潭医院更加注重从郊区县医院骨科现状和常见病例出发,广泛征求与会各单位意见,学术交流会上组织了脊柱、创伤、手外等7个骨科专业的专家就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的病例及前沿性的技术作了交流,如,脊柱外科专家田伟院长作了“脊柱骨折、脊髓损伤治疗进展”报告、创伤骨科专家蒋协远副院长作了“肘关节损伤失败病例分析”报告、小儿骨专家郭源主任作了“儿童骨折特点及漏诊误诊分析”报告……。
    更具“互动性”。在病例交流讨论环节,延庆县医院、怀柔区医院、顺义区医院等8家区县医院分别就实际病例中遇到的“假体断裂”、“胫骨骨折”和“转子间骨折不愈合”等技术难点与积水潭医院的专家进行了全面交流和热烈讨论。
    更具“全面性”。先进的骨科医疗技术离不开优质的护理服务,为使区县医院骨科医疗水平得到全面提升,今年积水潭医院党委又增设了“护理分会场”,来自积水潭医院创伤、手外和手术室等科室的护士长就手术室管理、优质护理服务等内容进行了交流。
    与此同时,延庆县医院与积水潭医院骨科专家的义诊活动也在火热进行中,闻讯而来的患者更是将专家们围的是水泄不通,从早至晚小儿骨科朱振华,矫形骨科李为,脊柱外科行勇刚和手外科沈成4位专家先后共计义诊120多人次。
    第二届“京郊骨科论坛”再次取得圆满成功。这其中,离不开积水潭医院选派的第三批京郊人才挂职延庆县医院院长助理的创伤骨科专家曹奇勇医生的辛勤筹备。在延庆县医院挂职的七个月时间里,他主抓骨科工作,通过讲课、狠抓基础技术、规范工作流程、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等工作,培养了一批骨科骨干队伍,极大的推动了延庆县医院骨科各项工作的提升,转院率下降了60%,骨科总手术量较去年同期比增加了23.5%,创伤骨科骨折内固定手术量更是增加了80%,同时还填补了县医院15项创伤骨科手术技术空白和创伤骨科患者术后即早期下床功能活动的术后管理工作空白。
    无论是骨科论坛、义诊还是选派挂职干部,都是积水潭医院党委充分发挥骨科优势服务郊区人民的具体形式,根本目的就是要落实医改宗旨,通过不同的技术交流形式,联合京郊各区域医疗中心的骨科同仁,共同推进京郊整体骨科医疗水平。
    “京郊骨科论坛”,是北京积水潭医院落实市委组织部人才京郊行活动的一个延伸,也是医院党委落实医改、服务群众的一个长效机制,旨在为京郊区县的骨科同仁提供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
    京郊人才行,服务为百姓。2010年,积水潭医院和门头沟区医院共同主办、门头沟区医院承办的首届“京郊骨科论坛”,近10家郊区医院的150余名骨科医生参加了会议,高质、前沿的内容受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和一致好评。为此,积水潭医院院党委决定今后每年举办一届“京郊骨科论坛”,努力将论坛覆盖到10个郊区县,使郊区的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以花最少的钱享受到先进的骨科技术和优质的服务

 
网站导航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网站帮助     | 隐私安全
Copyright © 2009-2025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教育中心
技术支持:瀚铖盈佳(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