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兔年又现分娩高峰 北京妇产医院积极应对
日期:2011年04月28日           来源:北京妇产医院
附件内容:暂无
【字号:
    春节过后,北京妇产医院产科门诊前已是车水马龙。有人说,今年兔年又是个生育高峰,许多80后的“独一代”忙着生下一代;有些事业有成的70后“高龄妈妈”也来凑热闹。产科门诊的就诊人数和建病例人数骤增,门诊的压力巨大,第一季的分娩量达到3106人。面对如此大的压力,医院和产科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应对分娩高峰,为母婴安全保驾护航。
    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分娩高峰
    北京妇产医院依据床位、医务人员配置等情况,每天可以为40个左右孕妇建档。一个月以20个工作日计,即建档800个。实际上,目前加上急诊室接收的高危孕产妇,产科每月都会超过这个数字的一倍,刚刚过去的3月,产科门诊就诊人数、建档人数继2008年奥运后再创新高,月门诊量达到17000人次、月建档人数达到1300个。
面对这个情况,医院领导班子多次开会研究,明确提出要确保孕产妇的安全,同时采取各种措施关心关爱医务人员。医务科、门诊部也多次与产科召开现场会进行协商,将产科每个病房的示教室临时改为病房,增加床位,缓解床位紧张局面。目前产科5个病区分别加床6张左右,七病房10个单人病房改为双人病房,增加40多张床。同时积极协调其他科室,增加产科医务人员数量。并且要求职能科室深入一线为临床服务,认真做好后勤保障工作,继续坚持给产房、手术室送工作餐,确保加班、值班人员能吃上热饭。
    产科门诊就诊人数增多,同时急诊室、手术室的工作量也相应大大增加,有时一个人要承担两三个人的工作。还要随之增多的救治高危重症孕产妇无疑给产科的工作是“雪上加霜”,增加了不少压力。产科与相关科室配合顶住压力,成功完成了重大抢救22起,并保证第一季度无孕产妇死亡、无差错事故,医务人员用责任心和爱心护佑母婴平安。
    医务人员超负荷工作
    在北京妇产医院,产科是最忙碌的科室。产科的一名主治医师在谈起每天的工作时,她用了“可怕”一词来形容。医院每天早晨7点,挂号室开始挂号,7:30开始分诊,8:00门诊开放。门诊大夫从早上8点至下午5点出门诊。门诊期间要坚守“两不”:不喝水、不走动。这样才能保证门诊大夫一个上午看完40个号,另外总会有5-8个加号,全部看完,通常已是下午1:30左右。一般中饭到时下午1:30能吃上算不错的,2点多吃中饭也是家常便饭。下午很难正常下班。
    正常情况下,下夜班后要休息一天,如果周末24小时值班,下夜班后应该连休两天。实际的情况却是,很多产科医生、护士第二天早晨8点下夜班后接着出门诊,并且周六、周日全天门诊。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产科医务人员一个月只能正常休息一两天。
    而且与其他科室不同的是,产科的工作不分昼夜,晚上接生与抢救的工作量与白天一样。现在产房人满人患,正常情况下一个晚上接生7-8个孩子,目前最多的一个晚上就能接生20个孩子,常常一干就是整整一宿,根本没有喘息的机会。在超负荷工作中,我们的产科医务人员没有叫苦叫累,一切为了母婴健康在默默奉献着。

 
网站导航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网站帮助     | 隐私安全
Copyright © 2009-2025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教育中心
技术支持:瀚铖盈佳(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