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9日星期五
预防“校园猝死”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启动救助工程
2010年10月15日,由中国心律学会和中国心电学会的组织,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和广东汕头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共同建立的“中国遗传性心律失常救助工程”在京启动,该项工程将为贫困遗传学心律失常病患提供救助,严防“猝死”发生,挽救生命。
遗传性心律失常是年轻人,特别是青少年猝死的常见病因;换言之,是“校园猝死”的主要杀手,其具有明显家族聚集性的遗传性疾病。临床常常是在不可预知的情况下突然发生,随即出现严重的血流动力学障碍,包括黑曚、晕厥或者猝死。由于该疾病恶性心脏事件的发生具有极大地突发性、不可预测性、严重致死性,常使患者本人来不及就医,使救治者措手不及。即使医生在现场如果没有除颤器也是无能为力,因而需要建立遗传性心律失常早期诊断和高危患者筛选的规范化流程。 中国心律学会及心电学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副主任郭继鸿教授介绍说:近年来,遗传性心律失常已逐渐成为引发心脏性猝死的最重要病因之一,在心脏性猝死的病因中,遗传性心律失常所占的比例已由10%上升到15%-25%。而且,其猝死时的平均年龄明显小于其他病因,是青壮年猝死的主要杀手。如Brugada综合征是东南亚国家男性青壮年死亡的第二位病因。同时还有显著的家族聚集性,进而对患者、家庭成员乃至社会危害极大。目前,我国不少遗传性心律失常患者因家庭贫困,无法得到及时有效地医治。从媒体和社会交流中不断听到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在学习或运动中猝死的报道,这些鲜活而洋溢着青春气息的生命何以瞬间即逝,令人惋惜。因而积极开展遗传性心律失常的规范化诊治及积极有效的预防猝死是当务之急。 郭继鸿教授提示说,遗传性心律失常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建议大家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要及时到医院确诊是否患有遗传性心律失常,以便及时得到救治。一是有遗传性心律失常家族史,尤其是家里有45岁以内发生猝死者;二是日常查体发现心电图异常,怀疑患有遗传性心律失常者;三是出现反复晕厥者。 目前,植入型体内自动除颤器(ICD)是最佳治疗方式,但中国诸多贫困患者无法承担有效治疗(包括ICD)的费用,这也正是该项目所致力之事。 当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王杉;汕头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救助工程执行主任谭学瑞;中国心律学会及中国心电学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郭继鸿;前汕头大学副校长、李嘉诚基金会常务执行委员、救助工程主任李玉光;汕头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书记、救助工程监事会主任欧利民,中国心律学会常委、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李学斌,中国心电学会常委、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张海澄,中国心电学会常委、救助工程执行主任张萍等领导到会参加了启动仪式。还有来自北京电视台、健康报、北京晚报、京华时报、科技日报、健康时报、中国医学论坛报、生命时报等近20家媒体到场给予了极大地关注。 需要获得救助的患者可通过电话010-88325353或0754-88905482进行咨询。 |
| |||||
Copyright © 2009-2024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教育中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