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3日星期三
“第二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拉开帷幕
医学是个实践性的科学,基本技能的训练历来是临床医学教育的重点。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随着我们国家深化医疗体制改革的进行,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面临着新的任务和新的要求。临床技能竞赛成为培养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2011年5月14日、15日,由教育部、卫生部主办,教育部医学教育临床教学中心承办的“第二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决赛”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多功能厅拉开帷幕。2010年,首届竞赛也是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成功举办,全国19家高等医学院校参加。 本次竞赛是一场容教育性、比赛性、实践性于一体的临床技能的强化培训。竞赛所用的模具50%—70%都是近百位来自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临床医疗、医学教育一线的工作人员和国内医学教育专家,从实景操作、课程体系设置与管理等方面积极探索,根据临床技能实践的实际需要特别设计,或者进行改造和完善的,很好地将模拟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并将人文关怀、爱伤观念等医学生必备素质融入其中,为此次竞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月14日上午开幕式上,中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会长王德炳;卫生部医管司司长张宗久;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长石鹏建;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副主任王县成;卫生部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主任助理崔霞;教育部高教司实验处处长孙丽为;教育部高教司农林医药处副处长高斌;卫生部人才交流中心、培训中心主任王亚臣;中国医师协会联络部副主任石丽英;北京医学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孙明艳;北京大学医学部教育处副处长续岩;北京医学教育学会郭恒怡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王杉以及本次竞赛组织筹备委员会工作人员:竞赛组织筹备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宪、竞赛总裁判长迟宝荣、竞赛专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哈尔滨医科大学原教务长赵士斌等领导出席了启动仪式。 本次竞赛专家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陈红教授主持了仪式。她首先介绍了本次竞赛的基本情况,指出:今年竞赛扩大了规模,覆盖全国高等医学院校87%的113所院校452名参赛选手广泛参与。竞赛分为初赛、决赛两部分,由吉林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中山大学分别承办了东北赛区、华北赛区、华中赛区、华东赛区、华南赛区以及西北西南赛区等全国六大分赛区的赛事,竞赛组委会严格按照教育部、卫生部本科医学教育标准,共同讨论确定命题的原则,竞赛项目和评分标准。竞赛考点涵盖了《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所规定的本科生进入临床实习阶段所应掌握的临床基本技能。经过初赛,共有32支队伍(每支队伍四位队员,其中三名参赛队员,一名后备队员)脱颖而出,进入决赛。高水平的初赛为决赛举办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决赛的筹备经历了试题征集、试题模具的校改、专家审题和实战演练等过程,以求保证决赛的科学、公平和公正。 本次竞赛组织筹备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医学会副主任王宪代表竞赛组委会和北京大学感谢教育部、卫生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对六个分赛区的通力合作和113家高等医学院校的积极参与表示赞赏,对参与竞赛的各位评委专家、临床专家、特别对教育部医学教育临床教学中心、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团队的辛苦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王宪副主任指出:医学的进步和医学教育的发展,对临床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就包括了成为一名合格医生所必须的临床实践能力,进一步全面提高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为国家医药卫生事业培养高素质人才,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是高等医学院校的任务与责任,也切合国家卫生事业发展的规划和目标。本次竞赛对各高校重视临床教学、规范临床技能操作,加强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以及优化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推动作用。希望各院校充分利用好这个交流平台,并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在来自新疆医科大学参赛选手代表全体选手宣誓后,竞赛总裁判长、教育部临床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吉林大学学会委员会副主任迟宝荣介绍了各参赛队的情况,并代表裁判宣誓。 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长石鹏建指出:通过此次竞赛,加强了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临床技能的培养,锻炼了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综合培养,对优秀人才的创造、提高医学生临床综合技能水平的途径和方法意义重大,希望各校能以本次竞赛为契机,大力加强临床实践教学工作,强化临床见习、实习等各个临床教学,大力协同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的改革,全面提升医学人才培养素质,为培养我国德才兼优的医疗卫生队伍做出努力。 卫生部医管司司长张宗久发表了重要讲话,他说:医疗改革最大的难题是优质医疗资源不足,需要大量优秀的医学人才充实到临床医生队伍中。医学生的培养最关键的就是临床实践技能培训。这次临床技能竞赛是培养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有助于医学院校探索建立科学的临床技能培训体系,为医疗机构输送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仪式最后,中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会长王德炳宣布第二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决赛正式开始。在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32支队伍将经过一天半的半决赛、复活赛,最终只有16支队伍进入最后的角逐。 临床技能竞赛用实景操作考察医学生切口消毒、测血压、静脉穿刺、动脉穿刺、静脉采血及配血、四步触诊、肛查及阴道检查、心电图判读、影像片识别、穿脱隔离衣、产程图、婴儿喂养、体格生长指标判读等基本临床技能;也包括插胃管、腹穿、骨髓穿刺与涂片、导尿、腰穿、小儿骨穿、婴儿头皮静脉穿刺后穹窿穿刺、分段诊刮等基本临床操作;包括表浅打结、深部无张力打结、深部张力结、针线选择与穿针缝合、皮肤缝合、膀胱破口缝合、动物胆囊分离、血管分离切断结扎等难度不一的外科临床操作技能。同时根据临床急救事迹场景,设置了震荡情况下静脉穿刺、表面出血点止血、双人心肺复苏等实景模拟题。尤其综合抢答题和决赛最后一站模拟昏迷患者的综合抢救,更是考察了选手的临床实践工作能力及综合素质。 临床技能竞赛加强医学生临床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促进医学生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进一步提升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团队精神,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
| |||||
Copyright © 2009-2025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教育中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