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1日星期日
北京朝阳医院成功获批北京市高血压病研究重点实验室
日前,北京朝阳医院成功获批北京市高血压病研究重点实验室,这是继2010年北京市呼吸与肺循环重点实验室成功获批后,北京朝阳医院获批的第二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这标志着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高血压病研究方面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一步,将为高血压病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据悉,目前我国有3.2亿人群患有高血压(高血压患者2.2亿,隐匿性高血压患者9600万)。每年有大约300万人死于高血压及其导致的并发症,也就是说,每2.5个死亡者中就有1人与高血压有关。北京市卫生局最近一次公布的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显示,北京市15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5%,即4个成年人中就有1人患高血压,居全国首位。因此,遏制高血压流行,降低致残率,已成为心血管治疗领域的重要挑战。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一直以来致力于防治高血压病,围绕临床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开展针对高血压病的高水平的科学研究。高血压病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的建立,对于提高北京市高血压病的科学研究水准、提升北京市继发性及难治性高血压的诊治水平、提高北京市社区慢病管理能力、整体提高高血压防治水平、降低脑中风和心肌梗死发生率、减少医疗费用具有重要意义。
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暨首都医科大学心血管疾病研究所在高血压病的病因学研究、预防和治疗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已初步建成高血压病的基础、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的系统化研究平台。目前心脏中心有关高血压病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第一,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人巨细胞病毒及其编码的miRNA与原发性高血压相关,论文发表于心血管最权威杂志Circulation,该研究结果第一次系统研究了高血压病人的miRNA水平,同时也是第一次将病毒miRNA与心血管疾病联系起来,对发展新的高血压预防策略和治疗手段具有重要意义;第二,高血压病导致心脏重构和心力衰竭的分子机制研究,首次报道受体相关晚剪切子(RALT)分子能够显著抑制了高血压所导致的心室重构和心衰,并深入研究了其分子作用机理,论文发表于Hypertension。第三,研究了中药活性组分白藜芦醇,藏红花酸)的抗心肌肥厚及心室重构的分子机理,国外学者评价尽管现在生物医学科技在迅速发展,但是中国传统医学中使用上千年的天然植物化合物将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经过多年的努力,本实验室已形成了一套在国内较为完备的、具有较大规模的高血压病的医疗、教学、研究和预防体系,奠定了本学科在国内的优势地位。对北京地区和国家高血压病的研究和防治做出了重要贡献。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近百项,获批科研经费3000余万元,发表SCI收录文章 30余篇。 在既往的优势上,心脏中心高血压病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将确定以下三个研究方向。第一,高血压病的遗传学研究,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法对散发的原发性高血压遗传易感基因进行关联分析及拷贝数变异分析,期望发现原发性高血压的致病基因,阐明高血压拷贝数变异的致病机制;利用连锁分析法和全基因外显子组测序法研究家族性高血压的致病基因;对发现的致病基因进行体内外功能研究,探索其致病机制。第二,高血压病表观遗传学机制研究,目前已经完成了高血压患者和对照组全基因组DNA甲基化芯片的检测,建立高血压病全基因组DNA甲基化图谱和miRNA表达谱,并进一步分析其功能和机制,为高血压的分子治疗寻找靶点。miRNA是近几年发现的重要的后转录调控机制,参与了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也属于表观遗传学范畴。心脏中心在高血压相关的miRNA方面做出了一系列的成绩,有一定的积累,将进一步确定miRNA的类型和来源,确定其靶基因和调控网络;利用细胞及动物模型,进一步研究miRNA产生和调控机制;阐明miRNA在高血压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其治疗提供新的重要分子靶标。第三,高血压病环境危险因素及其机制研究。通过前瞻性队列研究,验证人巨细胞病毒感染、高同型半胱氨酸是否为新的高血压环境危险因素以及与高血压病人心脑血管事件的相关性。 此外,心脏中心高血压病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还将建立一个技术服务平台,即流行病学与样本库平台、遗传学与表观遗传学机制研究平台、细胞生物学平台、实验动物平台。目前,已在开滦社区拥有10,251名成年人、在石景山社区拥有8300人的研究队列。 心脏中心将进一步加强高血压病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充分发挥丰富的临床资源优势,整合各种临床、科研及社会资源,不仅可获得具有重大影响的科研成果,促进科研成果向临床实践的转化,而且有助于促进相关学科的人才队伍建设和高水平研究生培养基地的建设,提高首都地区乃至全国高血压病的研究水平,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团队。 |
| |||||
Copyright © 2009-2025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教育中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