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三根钢筋穿体民工生命垂危
日期:2011年05月17日           来源:北京朝阳医院
附件内容:暂无
【字号:

    3月28日七点四十分,北京朝阳医院急诊室。
  急诊科医生护士们忙碌了一夜,正准备舒展一下身体,迎接白班的同事们。这时,伴随着尖利的急救车的警笛声,又一辆急救车疾驶到急诊室门口。

  三根钢筋穿体命悬一发
  急救车上抬下一位患者。尽管急诊的医生护士们经常看到意想不到的场面,但还是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只见患者右侧卧位被大家抱在胸前,身后三根拇指粗的钢筋从左腋肩部、左腰部、臀部插入患者的身体,另外两名农民工扶着三根钢筋的末端。鲜血顺着农民工的手,滴滴答答地滴在从急救车到分诊台的地面上。大家喊着号,步调一致地挪向急诊分诊台。
  片刻的惊悚后,值班的徐爱民医师立即奔向患者。
  “伤者不慎从三米高处坠落,落在建筑工地的钢筋丛中。目前,伤者神志清楚,心动过速,血压偏低。”120医生交代着。
  “车来了!”护士推着平车一路小跑而来。众人七手八脚地将伤者小心地安放在平车上,推进抢救室。
  徐医生迅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了评估,询问病情。
  “什么情况?”闻讯而来的急诊科副主任金铭问徐大夫。
  “伤者是一位四川籍的农民工。在建筑工地不慎坠落,三根钢筋插入体内。目前神志清楚,四肢发冷,心率110次/分,血压70/40mmHg,血氧饱和度85%。”
  “另外,工地上只有电焊枪可以截断钢筋,但是由于电焊有火花,所以,留下了体外这60-70cm长的钢筋。”徐大夫补充道。
  “失血性休克。把衣服剪开;心电、血压监测;吸氧,开放静脉,快速静点生理盐水;通知总值班、咱们的科主任,并向主管院长侯生才、医务部汇报;查血型、血常规、抽配血,拍x光片”,金主任接二连三地下达着医嘱。
  医生和护士们立即各司其职地忙碌起来。

  创伤绿色通道紧急启动
  “院领导指示:立即启动创伤应急救治程序,开通绿色通道,由创伤执行主任、门诊办公室负责人现场指挥,组织救治。”负责电话联系的护士接到指示后立即向相关科室主任传达。
  北京朝阳医院是北京市创伤救治基地,设有创伤执行主任制度。每天均会有外科系统的两名主任或副主任值班,全面负责医院一天内的各种创伤紧急救治工作。
  衣服剪开了,医生们聚集在患者周围观察伤情。三根钢筋从患者背部插入,均未贯穿身体,体外留有60-70cm,从左腋肩部和臀部插入的钢筋穿到了身体对侧的皮下,医生可以摸到钢筋的另一端,而从腰部插入的钢筋无法探查到钢筋的另一端。
  护士们则熟练地寻找血管,绑扎止血带,穿刺,松开止血带,殷红的鲜血流入试管,动作一气呵成。
  “我去,工人们不熟悉环境。血型结果我会直接送血库!”一个护士接过试管,奔向化验室。
  “鼻导管氧气,流量3L/分。”一名护士为患者接上氧气。
  “心电图!”做好了的心电图,递到医生手中。
  “静脉开通,生理盐水500ml静点”,护士一边麻利地挂上液体,一面重复核对着医嘱。
  “哪位需要急拍床边X光片?”放射科医师到位。几分钟后,X光片送到了抢救室。
  这时,值班的创伤执行主任——普外科副主任杜燕夫赶到抢救室。他迅速查看了患者伤情,一边听着急诊医师的汇报,一边仔细审阅了患者的X光片,判断:“从X光片看,目前插入体内的钢筋,最为凶险的是腹部的这根,可能伤及的腹部脏器较多,请超声科做床边超声确定腹部损伤情况!请泌尿外科、胸外科、血管外科、骨科、肝胆外科、麻醉科等科室专家现场会诊,集体确定手术方案。”
  此时,门诊办公室张玉华副主任赶来,立即协调手术室和血库。手术室5分钟内准备好了手术间。输血科杨敏、张蕾主任赶来急诊抢救室,现场指挥血库快速配血。
  “血来了!”当鲜血一滴一滴流进患者的血管,在场的医务人员稍稍松了口气。
  这时,杜燕夫主任和陆续到来的外科各科室专家围在X线读片灯前,结合超声检查,研究钢筋的走向,分析病情,商讨取三根钢筋的先后顺序及各科手术医生上台的顺序。经过短暂的讨论,专家组制定了医疗救治方案:继续抗休克治疗,在输血支持下,将患者转运到手术室,手术以普外科、胸外科为主,术中根据脏器受损情况,再由相应科室上台修补。所有会诊专家,在手术室待命。杜燕夫副主任、张玉华副主任分别代表专家和院方向患者家属和事发工地负责人交代病情,征得同意,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求助消防战士剪断钢筋
  “必须先剪断患者体外的钢筋!现在患者右侧卧位的体位不利于手术;转运也有困难!”有医生提议。
  “腹部这根钢筋不能动!”杜主任当机立断,他随后解释:“这根钢筋对器官、组织的损伤程度决定着患者的预后,而插入腹腔的一端摸不到,不能有效地固定,剪断钢筋时的振动会加重周围脏器损伤,如果一旦刺破血管,造成出血将无法采取措施,还是到手术室直接取更安全!”
  钢钳拿来了,但是钢筋太粗,根本咬不住;钢锯想到了,但时间长、震动大,患者会很痛苦;电焊枪离皮肤太近容易造成烧伤。徐医生急中生智,想到了消防设备,立即拨打119,请求消防支队增援。十分钟后,消防战士不负众望带来了给力的工具——液压钳。
  插上电源,液压钳开始工作,压力升高,两位消防战士端起液压钳咬住左腋肩部钢筋距皮肤7-8cm的地方,杜燕夫主任紧紧握住走行在皮下的钢筋的另一端,以防钢筋震动对体内组织、血管的损伤,压力不断升高,“砰”地一声,声音不大,钢筋已断掉,伤口出血不多。几分钟后,消防战士又剪断了插在患者臀部的那根钢筋。
  经过一个小时紧张、高效的抢救,患者生命体征趋于平稳,心率100次/分,血压110/60mmHg,血氧饱和度100%。
   
    多科联合手术转危为安
  上午9点,患者被送往手术室。麻醉、消毒、铺巾,手术室开始了挽救患者生命的接力赛。外科系统各科室迅速调配人员,为了保障农民工手术救治的顺利进行,妥善安排常规手术术者,预留了经验丰富的医生,随时待命。
  手术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普外科医生沿着钢筋走行的方向切开皮肤,小心地分离组织,仔细地查找损伤的器官。“这里,肠系膜被扎了个洞!”,“大网膜也有撕裂!”在迅速修补后,又发现了新情况:“钢筋刺穿了左肾,请泌尿外科专家准备接台!”普外科医生发现与术前估计的情况相同。由于左肾已经无法修补,泌尿外科邢念增副主任上台,仅用了三分钟,就麻利地为患者实施了左肾摘除术。
  此时,普外科医生又发现钢筋斜着向上刺破了患者的膈肌,刺到前胸壁。胸外科胡滨副主任迅速到位,经过观察,发现钢筋并未伤及肺脏,决定放置壁式引流管,修补膈肌。
  骨科医生组最后接台,杜心如主任医师确认左肩和臀部的两根钢筋都没有伤及神经和大血管,仔细地清创、缝合。
  这个普通的川籍农民工兄弟的生命牵动着每一个医护人员的心。手术室外,医务人员的心情随着一个个传出的消息而时喜时忧:
  “腹部钢筋刺穿了左侧的肾脏,只能做左肾切除”,大家惋惜;“腹部钢筋斜着刺破膈肌,刺到前胸壁”,大家担心着肺脏的受损情况;“腹部的钢筋拔出了”,大家鼓舞;“三根钢筋未伤及神经和大的血管”,大家为他庆幸。
  经过整整九个小时的漫长等待,患者体内最后一根钢筋被拔除。“晚6时,手术全部完成,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被送至外科ICU。”手术成功的消息传来,医务人员短暂地喜悦过后,很快又开始担忧起他是否能过顺利闯过肾功能恢复、感染控制这两关。
  第二天,农民工兄弟拔管了!(拔掉气管插管,意味着农民工兄弟已经有了自主呼吸,已经不需要借助呼吸机了。)
  医院先后两次召集多科专家进行会诊,确定术后救治方案。在医务人员的悉心治疗和护理下,患者已经闯过肾功能恢复和感染控制这两关,于术后第十天,从ICU转入普通病房了。最后,农民工兄弟拆线了,体力也在逐渐恢复。4月21日,患者终于出院了!
  一个个好消息像长了翅膀,在医务人员之间传递,人人脸上绽放着喜悦,有什么比挽救一条鲜活的生命更让人欣慰的呢!

 

 
网站导航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网站帮助     | 隐私安全
Copyright © 2009-2025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教育中心
技术支持:瀚铖盈佳(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