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1日星期四
《烟草危害:科学与谬误》之烟草“文化”
误区1.敬烟是人际交往的一种方式,一种礼节,可拉近人的距离、便于沟通
解析:互相敬烟,是我国社交场合的一种陋习。许多人“敬烟”的本意包含的是尊敬与善意。但科学己证明烟草有害健康,吸烟实际是一种“自残”、“自伤”的不良嗜好,同时二手烟还会伤害家人和周围人的健康。因此,“敬烟”就等于“善意”地请人“自残”、“自伤”,岂不完全背离了本意? 心理学中有一种叫趋众心理,即在某种社会现象很普遍的大气候下,多数人会随大流,避免自己的行为和言语出格,引起别人注意,有的甚至把不合理的现象(如敬烟)也变成“合理”的了。我们应当大力提倡和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控烟氛围,尽快让“送烟=送危害”的健康理念深入人心,让大众从递烟、送烟的潜规则中解脱出来。 误区2.吸烟是成本最小的交际手段 解析:把吸烟当作“成本最小的交际手段”就错了,因为这个“成本”不是“最小”、而是“很大”。科学研究己证实,吸烟可导致多种严重疾病,而这些危害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如吸烟早期只是感觉咽干、痰多,逐步发展成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肺心病,这可能会有二、三十年的过程;其它如肺癌等肿瘤、心脑血管病等也是如此。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在20岁左右吸烟,其健康寿命会比不吸烟者减少10年以上。 可以冷静地思考一下,如果为了“交际”,把自己的健康和性命都搭了上去,就太不值了。 误区3.将烟作为礼品是中国多年的传统,是打开关系的敲门砖 解析:把卷烟当作“礼品”送来送去的确曾是一种习俗,但却是一种陋习,必须破除。 首先,吸烟和送烟、敬烟并非中国传统文化。烟草是明朝万历年间才传入中国的,是舶来品。翻看中国历史,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这些伟大的政治家都不吸烟;孔子、老子、诸葛亮、李白、杜甫、苏东坡,这些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也不吸烟。现在烟草商们宣传“烟文化”,把烟草说成是“传统文化”,是误导大众,目的只是为了扩大烟草销售。 其次,烟草危害健康,已经成全球各国共识,按照《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要求,以后烟盒包装上都要印上吸烟有害健康的警示图片或警语,例如患肺癌的烂肺、烂牙等。送烟就等于“送危害”、“送死亡”。 误区4.中国很多的烟盒设计精美漂亮,可以做礼品,抽完了还能收藏 解析:卷烟包装是烟草广告的重要形式,在市场销售环节扮演着核心角色。随着对烟草广告限制的增多,作为一种重要的广告形式,卷烟包装的市场营销价值日益增加。近年来,中国的烟草企业大搞“烟文化”、“文化烟”,把中国人民心目中的神圣名称“中华”、“中南海”作为卷烟品牌,还把“黄山”、“黄鹤楼”、“红旗渠”等名山大川和“芙蓉”、“熊猫”等印成漂亮的烟盒,其目的都是为了让人联想到文化、时尚、浪漫,诱导更多的人特别是青少年尝试吸烟。美丽包装不仅掩盖了烟草的危害,还为把烟草制品作为礼品提供了条件。 针对烟盒包装的重要作用,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第11条及其实施准则要求缔约国要在本国的烟盒上印制大而清晰的健康警示,最好是图形警示。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做到了这一点。中国大陆出口到国外的卷烟也都已经遵守了出口地的规定,在烟草包装上印制了规定的健康警示图片,烟盒不再美丽。研究发现,如果一个人每天吸20支烟,一年要拿出烟盒高达7200次,每看一次烟盒包装就是接受一次健康教育。烟盒上印制图形方式的健康警示能够让吸烟者认识到吸烟的危害,考虑戒烟;能够让看到这种烟盒的青少年认识吸烟的后果,不尝试吸烟。 误区5.中国的很多卷烟包装都是以名山大川命名的,如果印上一些疾病的图片会影响中国的形象 解析: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第11条规定:烟草制品包装上,必须说明烟草使用有害的健康警语,健康警语应该大而明确、醒目和清晰,宜占据主要可见部分的50%或以上;警语应有多个版本,并轮换使用。我国出口到澳大利亚、泰国的卷烟包装上都印刷了一些疾病的图片,这是这些国家按照《公约》要求烟草企业不得不做的。但遗憾的是,中国烟草企业生产销售在国内的卷烟却远未执行。 烟草公司经常强调,吸烟是成年人的合法选择,但他们绝口不提的是烟草能够杀死它一半的消费者,烟草是高度成瘾的物质,一旦吸烟成瘾,就很难戒除。90%以上的吸烟者都是在青少年时期学会吸烟的,在他们开始尝试吸烟的时候,他们并不知道烟草的危害,等他们了解了吸烟危害的时候,已经很难摆脱吸烟的成瘾性了。 烟盒印上健康警示语和图片的目的,是告诉吸烟者真相,保护全民健康。“影响中国形象”的说法,是完全站不住脚的。如果烟草生产商觉得这有损中国形象,应该修改的是烟草的品牌名称和商标,国家也应该明令禁止烟草企业使用名山大川甚至是中华、中南海这些有着特殊含义的名字作为卷烟的商标。 误区6.吸烟是未成年人成熟的表现,扮酷的必需品 解析:这是烟草业的一种营销策略,是对青少年的误导。 烟草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公共问题之一,是人类健康面临的最大、然而又是可以预防的危险因素。烟草使用者中的一半都会死于烟草相关疾病,同时许多烟民也在戒烟。烟草商为了保持和扩大烟草销路,需要不断发展新的烟民来替代戒烟成功或死亡的烟民,而青少年就成为他们的目标人群。烟草商通过赞助青少年公益活动等方式,利用青少年渴望成熟的心理,宣传“吸烟是成年人的选择”,误导青少年错将吸烟作为“成熟的标志”,诱使青少年吸烟。 误区7.女人吸烟会显得年轻时尚、高雅、性感、独立、自由 解析:这只是烟草业的一种营销策略。 根据2002年调查显示,我国15岁以上男性和女性吸烟率分别是66.0%和3.1%。男性吸烟率己经趋于饱和,女性便成为烟草商们逐利的目标人群。在针对女性的营销中,烟草商把“时尚、高雅、性感、独立、自由”等女性追求的美好形象与卷烟品牌相联系,诱使女性吸烟。 吸烟几手损害人体的全部重要器官,包括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精神系统、泌尿生殖系统、消化系统等等。这些损害,男女是相同的。然而由于女性特殊的身体结构和孕育下一代的生理特性,吸烟还会给女性带来特殊伤害:吸烟可使女性容颜早衰、月经紊乱、痛经、雌激素低下、绝经期提前、骨质疏松、尿失禁;女性90%的肺癌、75%的慢性阻塞性肺病和部分冠心病,都与吸烟有关;女性吸烟同时使用口服避孕药,可使心脏病、中风和其它心血管病风险提髙10倍。 孕妇吸烟对胎儿健康有严重损害,易引起自发性流产、早产、死产或宫外孕;会严重影响胎儿发育的各个阶段,引起胎儿发育迟缓、先天畸型(如唇裂、颚裂、无脑儿、先天性心脏病、肢体残缺),影响子女智力及发育。 还要特别指出的是,女性一旦吸烟成瘾,戒烟比男性还难。 因此,劝告酷爱时尚、美丽、性感、独立的女性,尤其是年青女性,千万不要相信烟草商的欺骗宣传,为了自己、家人和下一代的健康和幸福,远离烟草。 误区8.吸烟可以证明女性与男性拥有同等的社会地位 解析:女性的社会地位不是靠吸烟来提高的,这只是烟草公司针对女性营销时提出的宣传口号。在烟草业寻找商机的许多目标中,女性是最主要的目标。这是因为吸烟的女性远远少于男性。世界上的烟民10亿有余,使用烟草的女性只占1/5。烟草企业认为在女性中的扩展空间更大。在烟草营销中烟草企业故意把烟草使用和女性的美丽、赋予妇女权力和健康联系起来,而事实上,烟草成瘾是将女性变成了烟草的奴隶,并且会破坏女性的外貌,危害女性的健康。 误区9.男人要吸烟,就如同女人要化妆,是男人的象征。吸烟很有男人味,哪个女人会喜欢既不吸烟又不喝酒的男人,那不成“小白脸”了 解析:女人化妆是为了使自己看上去更美丽,男人吸烟却恰恰相反。2006年中国疾控中心在我国7城市调查显示,无论吸烟者还是非吸烟者,90%以上都支持在公共交通工具、学校和医院禁止吸烟;超过80%支持在会议室和工作场所禁止吸烟;接近50%的吸烟者也支持在餐厅和酒吧禁烟。这些都充分说明人们已认可吸烟是种不文明的行为。 另外,医学研究表明,吸烟可严重影响男性的生殖功能,引起男性阳痿,而且还会降低精子数量,导致精子异常。据统计,吸烟男士阳痿和不育机会比不吸烟者高出6倍。世界上最大的烟草企业之一的英美烟草公司的前任主管已经宣布自己再也不吸烟了。我国现在的最高领导人都不吸烟。上述事实说明,不吸烟才能成为真正的男子汉。 误区10.吸烟斗可以使人看起来具有斯大林般的领袖气质,抽雪茄可以使人看起来有贵族气质,吸高档卷烟可以显示身份地位 解析:不论吸的烟有多高档,或以何种方式吸烟,烟草对身体造成的危害都是同样的。吸高档烟和低档烟的区别,仅仅是花费高价致病还是花费低价致病而已。 人类对烟草危害的认识是渐进的。当人们还不了解烟草对人类健康危害的时候,吸烟的确曾是身份地位的象征。但自从上世纪五十年代科学家们发现烟草危害以来,吸烟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和接受。发达国家的上层人士吸烟率已从70%以上,降到15%以下。我国现在的最高领导人都不吸烟。因此,用吸烟来显示身份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误区11.工作圆满完成后,吸一支烟是对自己的奖励;工作不顺时,吸支烟还是一种安慰 解析:从本质上讲,吸烟者的这种体会,是尼古丁依赖(即烟草依赖)症状。有这种“奖赏”、“安慰”感受的人,多是“享乐型”的吸烟者,一般还没有戒烟的打算。要通过各种途径,使其了解烟草的危害,认识到“享受”的后果是既害已、又害人,从而转变观念,下决心戒烟。 误区12.周围的人都吸烟,不吸烟会在团体中被孤立 解析:众所周知,吸烟导致多种疾病甚至死亡,二手烟同样有害。控烟运动已得到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和支持。2006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7城市调查显示,无论吸烟者还是非吸烟者,90%以上都支持在公共交通工具、学校和医院禁止吸烟;超过80%支持在会议室和工作场所禁止吸烟;接近50%的吸烟都也支持在餐厅和酒吧禁烟。这说明,控制吸烟己成为社会共识。近来,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许多城市都颁布了控烟法规,禁止在室内工作场所、室内公共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吸烟。无烟医院、无烟学校、无烟机关、无烟企业愈来愈多。相信随着控烟知识的普及,控烟法规、制度的完善,支持控烟的人也会越来越多,只有吸烟者才会越来越感到孤立。 作为文明公民,自己不吸烟,劝导朋友戒烟,建立良好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真正团结、友谊的体现。 误区13.如今这个社会,男人不吸烟怎么生存得下去,男人吸烟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解析:这还是一种随大流的从众心理在作怪。从历史上看,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前,吸烟被视为“时尚”、有“风度”,男人吸烟率高达75%,富人吸烟率高于穷人。但自五十年代科学家发现并证实烟草危害人类健康以来,许多发达国家的男人特别是富人己逐步放弃了吸烟。在发达国家,由于烟草危害深入人心,高文化、高收入人群吸烟率已愈来愈低,只有低文化、低收入者还迷恋吸烟。如英国上世纪五十年代男性吸烟率曾达到70%,而现在富有男人吸烟率已降到12%,而较低收入男性的吸烟率为40%。也就是说,如今要把观念倒过来了,男人不吸烟是高雅、有文化、有教养的表现。 要特别指出的是,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会损伤睾丸,杀伤精子,降低性激素分泌,引起男性阳萎、不育或胎儿畸形。为了健康生活,也为了美好的婚姻、家庭和下一代,男人们更应主动戒烟、尽早戒烟。 误区14.我也不想吸烟,但领导吸烟,我不得不吸 解析:一个单位,如果领导吸烟,的确会影响下属。但世界各国都在控烟,在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不吸烟,己逐步成为领导者的共识。上世纪八十年代,邓小平同志曾在人民大会堂主席台上吸烟,但当有人大代表递条子建议他不要在大会上吸烟时,他立即熄灭了烟,并从此再也不在大会上吸烟。这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说明只要是开明的领导,都会及时纠正自己的行为。 解决受领导吸烟影响的办法:一是国家和地方要加大控烟宣传力度,要求领导带头戒烟、控烟;领导应从爱护自身和尊重他人健康权益出发,自觉戒烟和控烟,为本单位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二是被领导者本人要珍爱生命,自觉维护自己的健康权益,不“随大流”,勇于戒烟,远离烟草。同时也可利用吸烟有害健康的资料、影片、图片、禁烟标志等在本单位营造控烟氛围,影响领导和同事。总之,在当今全社会积极控烟的形势下,只要自己勇于维护自己的健康权益,即使领导吸烟,自己也可以坚持做到不吸烟。 误区15.吸烟属个人爱好,就像有的人喜欢吃零食,有的人喜欢喝酒,我就喜欢吸烟 解析:吸烟、喝酒、吃零食的确是不同人的不同爱好和选择。但每个人都应选择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世界卫生组织一直倡导人们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生命质量。科学已证实,吸烟和二手烟有害健康,并可导致多种疾病甚至死亡,选择吸烟就意味着选择烟草烟雾危害,选择给自己、亲人、朋友增加了患多种疾病的风险。因此,请千万不要选择于己、于人都不利的吸烟作为爱好。 误区16.吸烟是我的人生享受,活的长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生活质量,能享受时就应该尽情享受 解析:的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也需要一定的享受和娱乐,这无可厚非。但是,很多人在以为自己是享受的时候,其实并不清楚这种“享受”带给自己的危害。在摇头丸、冰毒等开始面世时,不少人也认为这是一种时尚和享受,但它们实际是毒品。烟草在很长的历史里,也曾被认为是“积极”的东西,但近五十年来的科学研究已证实,它也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毒品。 烟草和海洛因、冰毒等都是成瘾性物质,区别无非在于后者很快成瘾,而前者相对较慢。不少人吸毒,前一两次都是很兴奋的感觉,可是成瘾之后,如果不使用,就会出现各种身体和心理的难受。烟草也一样,也许最初是为了“提神”、“潇洒”而吸烟,但逐渐就会变成为了避免难受而吸烟。很明显的例子,一个烟民如果在禁止吸烟的场所待的时间过长,就会焦虑、坐立不安,这是因为他的烟瘾发作了,他己被烟草奴役了。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己把烟草成瘾列为一种神经精神类疾病。 |
| |||||
Copyright © 2009-2024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教育中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