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07日星期六
《烟草危害:科学与谬误》之烟草危害
误区1.吸烟没那么大危害,死不了人,有些人吸了一辈子烟也没事,不吸烟的人还不是一样得肺癌
解析:普通人往往只了解身边的吸烟者患病情况,不了解全球、全国吸烟致病的数据。据调查,全球约有10亿人吸烟,每年死于烟草相关疾病的有540万人。我国约有烟民3亿以上,受二手烟危害的达5.4亿,每年因吸烟导致相关疾病的死亡人数高达100万,超过了因艾滋病、结核、交通事故以及自杀死亡人数的总和。据有关专家估算,如果中国吸烟形势得不到有效控制,到2025年,每年因吸烟导致相关疾病的死亡人数将达到200万。与此同时,大部分吸烟者的寿命会缩短10年以上。 近50年来已有大量的科学研究证实,吸烟是肺癌、冠心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脑卒中等多种疾病的危险因素。烟草造成的疾病和死亡不是即时发生的,这些事件的出现常常是在吸烟后的10年到20年甚至更长时间,所以吸烟的危害常常被人们大大的低估了。的确,吸烟的人不是100%会得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慢阻肺)或肺癌,但是慢阻肺、肺癌患者中有80%~90%的人是吸烟者。癌症的病因复杂,是遗传、环境、行为等多方面因素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无法改变,但我们可以改变不良的生活行为方式。要减少患病的危险,就不要吸烟。此外,越来越多的研究均已证实,二手烟也会引发肺癌等疾病,比如丈夫吸烟的女性患肺癌的风险明显增高。所以即使本人不吸烟,吸入二手烟同样会致病、致死。 误区2.吸烟量小,没什么瘾,不会有什么危害 解析:首先,吸烟者成瘾性的大小存在个体差异,吸烟量小不一定烟瘾小,不少人每天的吸烟量不大,但烟瘾却很大;由于尼古丁是高度成瘾性物质,95%以上的吸烟者会成瘾。 其次,除尼古丁外,每支卷烟燃烧都会释放出4000多种化学物质,绝大部分对人体有害,尽管吸烟量小,但如果是长期、规律吸烟的话,同样会对身体造成危害。一项对英国男医生进行的为期50年的前瞻性随访队列研究发现,吸烟者与不吸烟者相比,平均早死亡约10年,60、50、40或30岁时戒烟分别可赢得约3、6、9或10年的预期寿命。 误区3.只吸不咽,烟雾只要不吸入肺部,对身体就无害 解析:人体呼吸是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气体交换的过程。人的呼吸过程包括三个互相联系的环节:外呼吸,包括肺通气和肺换气;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内呼吸,指组织细胞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吸烟的全过程包括以上三个互相联系的环节,不能人为控制。吸烟时口腔、气管、肺都需保持负压的吸气状态,不可能把烟雾完全留在口腔而不进入肺部。 即便如题所说,多数烟草烟雾只进入口腔,烟草中的多种有害物质也会对口腔造成损害,轻则引起口腔溃疡、牙齿变黄锈蚀,重则引起口腔白斑(癌前病变)、牙周炎甚至唇癌、口腔癌。口腔粘膜也会吸收烟草中的有害物质,通过血液等输送到全身,造成危害。 “只吸不咽”的吸烟方式也会促使吸烟习惯的形成。吸烟成瘾的行为是逐步形成的,不仅有对尼古丁的物质依赖,还有行为和心理依赖。一旦烟瘾形成,由于人体的补偿机制,吸入与否根本不由个人意愿控制,吸烟者会在不知不觉中增加实际吸入的剂量。 再者,“只吸不咽”同样会造成二手烟,烟草烟雾可以通过鼻腔进入自己的肺部,也会对家人和周围的人造成伤害。 误区4.吸烟可以增强体质,延长寿命。不抽不喝63,不抽只喝73,只抽不喝83,又抽又喝93 解析:这种说法是吸烟者为吸烟行为辩护的一种偏见,列举的只是特殊的个案,不是人群调查的结果,不是普遍规律。 当您身边有人死于慢阻肺、肺癌时,很多人并不去了解患这些疾病的病因——吸烟。调查显示,这些疾病的患者中80%~90%都吸烟。另外,人群调查的结果显示,吸烟的人相对不吸烟的人平均至少折寿10年。由于个体的差异,有的人吸烟一辈子,还能长寿,有的人不吸烟却短命。正因为上述两方面的原因,吸烟者看不到吸烟导致的疾病和死亡,看到的只是吸烟并且长寿的个案,形成了这种口口相传的偏见。但科学的结论是,吸烟的人如果不吸烟一定会更长寿。不要拿个别现象作为客观规律,为吸烟找借口。为了健康,请尽早戒烟。 误区5.吸烟可以预防SARS,吸烟的人不得SARS 解析:根据卫生部门的权威调查,SARS流行期间吸烟的人和不吸烟的人都有患SARS的。根据SARS患者临床表现,吸烟的人一旦得了SARS,往往病情更重,因为在感染SARS病毒前,长期吸烟已经使他们的肺功能下降。一旦感染SARS病毒,对肺功能的影响比非吸烟者的更为严重,所以说吸烟能预防SARS的话是完全站不住脚的。 误区6.不吸烟人的肺像鲜肉,吸烟人的肺像腊肉,腊肉不易腐烂,所以长期吸烟人的肺可以预防疾病 解析:大量研究表明,吸烟产生的烟雾中含有许多有毒有害物质,其中有69种是致癌和促癌物质。吸烟者吸入的烟雾可以抑制支气管粘膜纤毛活动,减弱这些纤毛防止尘土、微生物或分泌物入侵的功能,同时减弱肺泡巨噬细胞的作用,降低肺部抵抗力。烟雾中的焦油颗粒还会粘着在肺泡的表面,减弱肺泡功能。烟雾中的一氧化碳会减弱血氧交换作用,对心肺功能造成严重的损害。吸烟与肺癌之间存在明确的因果关系,早已被大量的研究所证实。虽然半个世纪以来,烟草企业开发了大量新型产品,比如低焦油卷烟和淡味卷烟,但美国癌症协会研究数据表明,吸烟者得肺癌的风险并未下降。 有人误以为“腊肉”不易腐烂、好保存,但需知腊肉是失去功能的组织,人的肺若功能丧失,如何维持生命基本的生命体征之一—-呼吸?因此,长期吸烟人的肺可预防疾病完全是无稽之谈。 误区7.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 解析:饭后吸烟,尼古丁迅速地被吸收到血液,使人处于兴奋状态,脑袋飘飘然,也即出现“神仙”一样的感觉。实际上,饭后吸烟,比平常的毒害更大。因为饭后吸烟会使人体的蛋白质和重碳酸盐的基础分泌受到抑制,妨碍食物消化,影响营养吸收。同时还给胃及十二指肠造成直接损害,使胃肠功能紊乱,胆汁分泌增加,容易引起腹部疼痛等症状。而且身体在对食物积极消化、吸收的同时,对卷烟烟雾的吸收能力也增强,吸进的有害物质也会增加。所以,可以这样说:饭后吸烟,祸害无边。 误区8.吸烟可以来精神,增强性功能 解析:恰恰相反,大量的科学硏究证实,烟草中的有毒物质会损伤睾丸,降低性激素分泌,阻碍阴茎的血液循环,引起男性阳萎。尼古丁可以导致阴茎动脉血管发生痉挛,从而影响阴茎勃起。吸烟对勃起功能的慢性副作用会导致勃起组织发生器质性的血管生理退行性改变。由于吸烟对脊髓的神经中枢起抑制作用,会使吸烟男人性欲变弱。在阳痿患者中,吸烟人数比例显著高于同年龄段不吸烟者;烟吸的越多,发生阳痿的比例越高。因此,吸烟可以增强性功能完全是无稽之谈。 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还会减少精子的数量,影响精子的质量。它会杀伤精子,对精子的外形、活动力和穿透卵子的能力均有影响,造成男性不育症或胎儿畸形。尼古丁浓度越高,影响越大。如想要一个聪明、健康的孩子,应当尽早戒烟。 误区9.吸烟可以预防蛀牙,治疗口腔溃疡 解析:这是完全错误的说法。吸烟时烟雾从口腔吸入,烟雾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会刺激口腔粘膜,引发溃疡。如果吸烟者的口腔有破损,烟雾中的多种有害物质会附着在破损的口腔黏膜处,干扰、破坏黏膜的自我修复,引起反复的溃疡。此外,正常唾液里面有抗氧化剂,这是机体用来抵抗癌症的有益物质。但是吸烟会破坏抗氧化剂,并且把唾液变成了一种有害的化合物,会反过来破坏口腔粘膜和牙齿。据调查,吸烟者的牙周炎、口腔白斑、唇癌、口腔癌的发病率远髙于不吸烟者。 长期吸烟会使牙齿表面产生过量的黄色斑,使牙齿变黄并被锈蚀,不但难看,还易引起蝺齿(蛀牙)。 误区10.吸烟可以抵抗饥饿,有减肥的作用 解析:烟草中的尼古丁具有抑制食欲的作用,同时烟草烟雾对舌头上的味蕾有一定破坏作用,所以吸烟的人食欲较差,可能吃的要少一些。但利用这种方法减肥和保持体重是一种很危险的做法。烟草具有高度成瘾性,一旦上瘾,很难戒掉。冒着因吸烟导致多种严重疾病的风险来“吸烟减肥”,是得不偿失的。看看周围的人,吸烟者中也不都是身材苗条的。想要减轻体重,还是要通过运动和调整膳食习惯来达到目的。 误区11.边上厕所边吸烟,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减缓便秘 解析:许多人认为厕所里有臭气,吸烟可以冲淡一些。事实上,厕所里氨的浓度要比其他地方高,氧的含量则相对较低,而烟草在低氧状态下燃烧会产生更多的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连同厕所里的有毒气体等被大量吸入肺中,对人体危害极大。患有冠心病或慢性支气管炎的人在上厕所时吸烟,可导致心绞痛、心肌梗死或气管炎、哮喘的急性发作。 目前尚无吸烟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减缓便秘的科学报道。但来自多国大量的证据证明,吸烟可以造成消化系统的多种疾病,特别是食管癌、胃癌、结肠癌及消化道溃疡的高发,而患有消化性溃疡的患者,吸烟会使症状加重,影响疗效。 误区12.便宜点的烟才5元一盒,吸烟比吃零食还便宜,又不用担心长胖 解析:正是因为中国的普通卷烟价格过低,中国烟民才会有这么多。但吸烟者必须明白:您为吸烟付出的成本绝不是每包5元的烟钱,而是您的健康、生命、事业和家庭幸福。众所周知,吸烟可导致肺癌、冠心病、脑卒中等多种严重疾病。治疗这些疾病的医疗成本远远不止是5元钱的问题。而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烟草致病造成的经济负担就更大了。据2006年北京大学中国经济中心发布的《中国吸烟成本估算》显示,在2005年,我国吸烟导致的疾病的直接成本估算为1665.60亿元,间接成本是861.11亿元至1205.01亿元。相信看到这些,你一定不会再认为吸烟是一个便宜的爱好了。 误区13.年轻人吸烟不必担心患肺癌,得癌症是老了以后的事儿 解析:吸烟可以导致至少十多种不同的癌症,肺癌仅仅是其中的一种,而且每种癌症都可能发生在任何年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吸烟者肺癌的发生率比不吸烟者高10倍以上。但吸烟致癌的后果往往要多年以后才会表现出来。因此,年轻时吸烟没有患癌症,并不代表年老以后也不会患。况且,肺癌在没有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前往往不易发现,一旦检出肺癌,绝大多数患者已属中晚期,生存几率不高。所以应防患于未然,尽早戒烟才是明智的选择。 误区14.能吸烟表明身体还很健康,如果身体不行了,就不吸了 解析:很多老人认为“能吸烟代表身体还行”,但实际上疾病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形成。一些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等到实在吸不动烟时再停止吸烟,为时已晚,因为肺功能损伤是不可能逆转的。肺癌患者在早期往往没有任何症状,发现时已到中晚期。 吸烟危害具有长期性、滞后性、累积性等特征,且吸烟导致多种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均存在剂量-反应关系,即吸烟时间越长,吸烟量越大,危险性越高。慢性病的发生发展一般经历三个时期:最初还只是单纯的不健康生活方式与心理阶段,尽管此时尚未患病,但如果不对危险因素加以控制,机体会逐渐出现生物学指标的异常,进而发展成临床疾病阶段,此时机体已经出现了器质性改变,病情多不可逆。没有症状并不代表身体的各个器官系统完全健康。 因吸烟引发的疾病和死亡通常要10年、20年甚至更长时间后才以临床疾病的形式显现,致使烟草的危害常被严重低估和忽略。以美国为例:美国烟草消费量增长最快的阶段是1915年至1950年,1945年后美国肺癌发生率开始急剧上升,1980年比1940年肺癌发病率上升了11倍。因此,维护健康需要树立预防为主的理念,防患于未然。 误区15.吸烟可以解酒,烟酒不分家,很有气氛 解析:许多人都喜欢在喝酒时吸烟,认为朋友相聚,有酒有烟,才有气氛。但你可能有所不知,烟酒一起食用比单独喝酒或吸烟的毒害更大。酒精会促进焦油等有毒有害物质在体内的吸收。口腔癌患者有70%与吸烟和喝酒双管齐下有关。最为严重的是,烟酒齐下会增加肝脏的负担,降低肝脏的解毒功能,导致有毒有害物质在体内的蓄积。 误区16.喝酒伤肝,吸烟伤肺,为什么只禁烟不禁酒 解析:“喝酒伤肝”,准确的讲是酒喝多了伤肝,也损害健康;但也有专家指出适量饮酒对健康有益。肝脏是体内以代谢功能为主的器官,对各种药物、毒物及体内某些代谢产物具有“解毒功能”。饮酒过量即酒精超过了肝脏的代谢能力和解毒能力,就会对肝细胞产生直接或间接的损害。饮酒也不是不禁止的,例如俄罗斯立法严禁酗酒,许多国家也都制定了法律严禁酒后开车和向未成年人售酒。 吸烟的危害比酒更为严重,科学已证明,无论吸烟多少均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鉴于烟草烟雾危害的严重性,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第56届大会192个成员国一致通过了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要求缔约国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减少烟草使用,防止接触烟草烟雾。因此社会上有禁烟、限酒之说。 误区17.既然吸烟有害,怎么还有医生吸烟 解析:烟草在全世界已流行了四、五百年,但对烟草危害的科学认识才五、六十年。我国控制吸烟工作起步较晚,即使在卫生界,以往在医学教育、卫生宣传等方面对烟草危害和控制吸烟的重视也不够,许多医务人员在这方面知之不多或未引起重视,以致我国的医生特别是男性医生的吸烟率仍然较高。 但近20年来,卫生部门在倡导控制吸烟的同时,也大力加强了医务人员的控烟教育,提出了创建无烟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做控烟表率的要求,医务人员吸烟率己有所下降。如2002年全国男性居民平均吸烟率为66.8%,男性医生吸烟率为56.8%,比居民略低;据2008~2010年对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城市60家医院调查,医生吸烟率己降为10.7%,其中男性医生吸烟率为19.6%。 2009年5月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勤部卫生部、武警部队后勤部联合发布了《关于2011年起全国医疗卫生系统全面禁烟的决定》,目前各地卫生部门正在认真贯彻落实,相信今后医生吸烟率会下降得更快些。 |
| |||||
Copyright © 2009-2024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教育中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