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 京报网
本报讯(记者关春芳袁月)从1月31日起,北京市政府在全国率先向市民发放《首都市民预防传染病手册》、《首都市民健康膳食指导》。6000余名北京邮政投递员将把500万份含有《首都市民预防传染病手册》、《首都市民健康膳食指导》、体重指数速查卡的健康大礼包,作为新春的大礼陆续送到市民家庭手中,这也是“健康奥运健康北京”活动实事之一。
《首都市民预防传染病手册》对传染病进行了直观的梳理和描述,使市民对传染病有了基本的理解和认识。《首都市民健康膳食指导》结合了首都市民营养状况和疾病谱编写而成,指导市民科学饮食、健康生活、少得病、不得病。两本书将是北京市家庭预防传染病、慢性病的好看、实用的工具书。
市政府请广大市民及时查阅邮政信报箱,没有信报箱或者所住小区还没有通邮的市民,可到地区所属邮政投递部门进行登记领取礼包。
●21世纪,许多疾病已不再是威胁人民生命的疾病。
●用心去享受政府给我们的关心,我参与,我健康,我快乐,我幸福!
●健康是一切的前提,有健康就有宜居,有和谐,有一切。
●我们不仅关心生命的长度,还关注她的宽度——健康与快乐。
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基金会理事长王彦峰:
这两本手册,对保障奥运的安全进行意义重大。人的健康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生产力,健康促进对保护这个生产力有着重大作用。健康促进,花钱少,受益广,有利社会和谐。增强防病意识是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的一个方面,是为办一届高水平的奥运会,为建设美丽的北京,为提升国家的形象所做的贡献。
国家卫生部疾病控制司慢病控制局副局长孔灵芝:
健康是人类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人人享有成功,家家拥有幸福是政府的心愿。政府发这两本手册,是让每一位百姓要选择健康,拥有健康理念。这两本手册的发放符合国家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并表现出服务性的政府高度负责任,做到了惠及广大人民,希望北京市民学习健康,管理健康,人人拥有健康!
北京市副市长丁向阳:
在卫生部和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的指导下编撰的这两本手册,反映了政府医疗卫生管理的理念和服务方式的转变。从过去重治疗,到如今的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向着保健、公共卫生服务方向的转变。
“上医治未病之病”。在北京发放这两本手册就是要让百姓学习,主动参与到自我保健、疾病预防当中来,健康生活,少得病,不得病,相信通过市民个体的努力改变,北京百姓的总体健康水平一定会得到改善。北京市人口素质提高,北京在全世界的竞争水平定会提高。今年政府把几百万小盐勺放进盐袋,把各五百万册的两种手册放进百姓的信箱中,政府要达到的目的是把健康放到老百姓的心坎上!
北京市卫生局局长金大鹏: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不断提高,是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重要标志,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关注民生、保护群众健康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而履行政府职能,提高执政能力,就是要从“预防为主”入手,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用简单易行的干预措施,提高广大市民的健康意识,逐步培养市民科学、文明的健康生活方式。一个小小的病毒或细菌引起的传染病,可以让我们的社会、家庭和个人原本正常的生活秩序发生质的变化或根本性的扭曲,“手册”告诉您,传染病并不可怕,只要我们采取科学的措施,完全可以防控;同样,“手册”也会告诉您,只要我们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高血压、糖尿病、癌症等慢性病,完全可以得到有效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