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防治周

肝癌
日期:2012年04月16日           来源:北京市卫生局
附件内容:暂无
【字号:
    一、哪些人容易得肝癌? 
    我国是肝癌大国,肝癌患者占全世界肝癌患者的50%以上。在我国,原发性肝癌主要与乙型肝炎有关。除了肝炎外,肝癌的高危因素还包括嗜酒、摄入受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接触有毒物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自身免疫型肝炎、遗传性血色素沉积症、肝小静脉闭塞症、Wilson氏病、寄生虫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等。年龄大于40岁的中老年男性乙肝患者则更易患肝癌。酗酒的人酒精性肝硬化的发病率很高,而肝硬化和肝癌的关系又非常深切,因此这部分人也容易得肝癌。 
    二、得了病毒性肝炎一定会得肝癌么? 
    病毒性肝炎分为很多种,为甲型(HAV)、乙型(HBV)、丙型(HCV)、丁型(HDV)及戊型(HEV)五种,一般来说,甲型和戊型均为急性肝炎,不会发展为慢性,也不会引起肝硬化,并且患病后有终身免疫力。而乙、丙型肝炎则可转为慢性,并可能演变为肝硬化,甚至进展为肝癌。但是,只有一部分乙、丙型肝炎患者会最终转化为肝癌。因此,得了肝炎之后,可以通过积极规范治疗,减缓肝脏组织纤维化的进展及肝硬化,防止肝癌的发生。 
    三、食物及水污染会引起肝癌么?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的进展,大量水源受到污染。污染水中含有有机氯农药、腐殖酸、微囊藻毒素等,这些毒素可能会诱发肝癌。食物变质也可能会诱发肝癌。霉变的食物中含有大量的黄曲霉毒素,可以诱发肝癌。 
    四、脂肪肝会转化为肝癌么?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脂肪肝的发病率逐渐增多。正常人肝组织中含有少量的脂肪,其重量约为肝重量的4%~5%。如果肝内脂肪堆积过多,超过肝重量的10%甚至15%时,就被称为脂肪肝。脂肪肝本身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无直接关系,脂肪肝也不是肝癌的危险因素,但是如果没有认真治疗,发展为脂肪性肝炎,则有可能进一步发展为隐源性肝硬化,其晚期的严重并发症就是原发性肝癌。因此发现患有脂肪肝后,应积极治疗。脂肪肝主要是不良生活方式引起的疾病,因此,在治疗原则上一般以纠正不良生活方式为主,使脂肪肝逐步逆转。对于症状较重者,必要时辅以保肝、去脂及抗纤维化药物进行治疗。  
    五、肝癌如何早期发现? 
    肝癌的早期发现对后期的治疗有很重要的意义。怎样才能早期发现肝癌呢?这就需要我们对适当的人群进行普查、筛查并采取进一步的诊断方法。常用的筛查方法有血清肿瘤标志物AFP和超声检查,应最少半年筛查一次。肝癌的高危人群都应接受常规筛查,这些人群包括(1)40岁以上携带乙肝病毒的亚洲男性;(2)50岁以上携带乙肝病毒的亚洲女性;(3)有肝癌家族史的乙肝病毒携带者;(4)患乙型肝炎的非洲或北美黑人;(5)乙肝肝硬化患者;(6)丙肝肝硬化患者;(7)4期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8)遗传性血色素沉着症所致的肝硬化患者;(9)α1抗糜蛋白酶缺乏症所致的肝硬化患者;(10)其他肝硬化患者肝癌。 
    六、肝癌会遗传么? 
    肝癌可能会有家族聚集现象,上海医科大学曾对启东地区肝癌与遗传关系进行了全面研究,调查肝癌患者其“ 二系” 、 “ 三代” 、 “ 三堂” 、 “ 三表” 的肝癌情况, 发现家族中患肝癌 2 人以上的占调查病42.45%。但是,在染色体畸变方面,肝癌高发家族与非高发家族其染色体畸变率未见明显差异。流行病学调查也发现这些家族同样有肝炎聚集现象,因此,肝癌可能会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其家属可能也存在一定的肿瘤易感性,但是没有确切证据说肝癌会遗传。 
    七、防癌建议 
    1.注射乙肝及丙肝疫苗; 
    2.患有乙肝的母亲在分娩后婴儿应注射免疫球蛋白; 
    3.乙肝患者亲属应抽血化验有无罹患肝炎; 
    4.严格控制输血源,尽量减少输血或应用血制品; 
    5.妥善保管各种食物,防止其发生霉变,不吃霉变食物; 
    6.不酗酒、积极治疗脂肪肝。 

 
网站导航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网站帮助     | 隐私安全
Copyright © 2009-2025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教育中心
技术支持:瀚铖盈佳(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