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4日星期三
2018年8月20日《健康广播》初秋养生健康知识
一、最近有什么热点的健康话题呢? 立秋后,一边是已经来到的初秋,一边是闷热依旧的伏尾,昼夜温差逐渐加大,气温波动逐渐变大,很容易引发多种疾病,今天,我们就和大家介绍一些初秋养生健康知识。 二、立秋以后,我们都需要谨慎防范哪些疾病呢? 一是感冒。夏秋交替,昼夜温差逐渐变大,抵抗力较差的人群和小孩极易患上感冒。因此,在夏秋之交之时,大家要注意防寒保暖,注意室内通风,多吃新鲜蔬果,保证足够的睡眠休息。要特别注意不能因为贪凉就大吃冷饮、洗冷水澡、久吹空调。 二是肺炎等疾病。立秋后湿度逐渐降低,人很容易出现秋燥,而秋燥最容易危害肺部引起肺炎。秋季还是慢性支气管炎易复发期,特别是老年人对气候的变化较为敏感,且适应性相对较差,极易因上呼吸道感染而发病。所以,平时大家要注意随时增减衣服,多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保持良好的情绪。 三是高血压等疾病。立秋后,早晚温差逐渐明显,身体的血管收缩和舒张变化较大,血压容易波动,是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中风等疾病的高发期。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患者一定要注意控制血糖、血压,不要让自己受到“冷刺激”,比如不吃冷饮料,不用冷水洗澡、洗脚等等。 四是胃病。立秋后气候逐渐转凉,人们的食欲旺盛,过多地进食会使胃肠功能的负担加重,容易导致胃病复发。胃病患者除了要注意保暖之外,还应当进行体育锻炼,改善胃肠道的血液循环,减少发病机会,并注意合理膳食,要少食多餐、定时定量。 三、初秋养生都需要注意什么呢? 立秋后,白天热、早晚凉,昼夜温差逐渐加大,早晚应及时增加衣服;入睡时,一定要盖上被子抵御夜凉侵袭;平时要多喝水,最好在白开水中加些蜂蜜;要保持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起居作息可根据季节变化进行适当调整,可比夏天增加1小时睡眠。 本周末即将出伏,夏季开始真正意义上向秋季过度,气侯逐渐干燥,与此同时,秋老虎还在发威,在饮食上,要特别注意平衡膳食,注意蔬菜和肉类的合理搭配,同时,要注意少吃生冷的瓜果和油腻的食物。 感谢各位听众朋友们收听今天的健康广播,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知识,欢迎您拨打我们12320热线,也欢迎您关注我们的官方微博(北京12320在聆听)与微信(北京12320),咱们下周再见!
|
| |||||
Copyright © 2009-2025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教育中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