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2016年10月14日《健康播报》重视慢性疼痛,促进身体健康
日期:2016年10月14日           来源:北京市卫生计生委
附件内容:暂无
【字号:

主持人:高主任,您好。从科学的角度来讲什么是疼痛呢?

高主任:观众朋友们,大家好。“疼痛”是伴随着人类起源而同时出现的,一方面,大多数时候疼痛是一种良性信号传导,使人们感知危险,知晓不良刺激,使其趋利避害;另一方面,长期被疼痛困扰也就是慢性疼痛,就是一种病态了,会造成生活质量下降,损失劳动能力,还会进一步造成情绪及心理,甚至是社会问题。当前被国际广泛接受的疼痛的定义是:疼痛是组织损伤或与潜在的组织损伤相关的一种不愉快的躯体感觉和情感经历。同时可能伴有代谢、内分泌、呼吸、循环功能和心理学的改变。今年10月17日为第12个“世界疼痛日”主题是:抗击术后疼痛。

慢性疼痛常见类型包括:癌性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脊柱及关节疼痛。根据15个国家的47份报告中取得癌症患病率数据显示,不同分期癌症的平均癌痛患病率是50%。癌症进展期、转移癌和终末期患者中,癌痛患病率是71%。慢性非癌性疼痛主要是神经病理性疼痛,其中最常见的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及三叉神经痛,这两个疾病都与年龄相关,越是高龄,罹患率越高。有调查显示,患带状疱疹的病后发展成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 60至69岁达到10.4%;70至79岁为12.9%;80岁以上是18.7%。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腰椎退行性疾病,颈椎退行性疾病也是慢性疼痛中比较常见的。

主持人:疼痛病的治疗和预防有哪些规范和措施?

高主任:根据临床常见的20多种疾病带来的疼痛,我们已经制定了《临床诊疗指南 疼痛学分册》及《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疼痛学分册》两份指南,北京市疼痛质控中心在引导全市疼痛规范治疗与预防措施上积极探索经验。根据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一些预防措施,比如预防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需要在疱疹早期及时规范的镇痛、营养神经及抗病毒治疗,对于重度疼痛,及早采取包括介入等强有力的手段来镇痛,阻断疼痛的恶性循环。一些脊柱关节病所导致的慢性疼痛可以通过减轻体重,进行身体功能性锻炼来预防和缓解。

详情,请拨打12320北京市公共卫生服务热线进行咨询。


 
网站导航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网站帮助     | 隐私安全
Copyright © 2009-2025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教育中心
技术支持:瀚铖盈佳(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