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6日星期五
2016年7月22日《健康播报》夏季莫贪凉 三伏贴莫乱贴
主持人:今年北京夏季炎热天气比去年较多,请问夏季都有哪些疾病袭扰居民呢? 高主任: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暑期到来之后,一些夏季多发病,如感冒、中暑、腹泻、皮炎、面瘫等也随之进入了发病高峰期。我国中医理论对暑邪主要有如下描述:一是,暑为阳邪,其性炎热;二是,暑性升散,耗气伤津;三是,暑多挟湿,阻遏气机。 对于一些高危人群,如高温或室外作业者、老人、儿童、孕产妇,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糖尿病患者,会导致暑期生病或者病情加重。 主持人:那么夏季防病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高主任:首先,夏季易发生中暑,中暑是人体指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体温调节失调,不能充分出汗降低体温,从而引发神经系统受损。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重症中暑也就是热射病,可以出现昏迷、多器官功能衰竭,治疗难度极大,是夏季重要的临床致死病因。一旦出现如高热、无汗、口干等不适,应尽快就医。 其次,在夏季高温环境下,人体多汗易腹泻,即出现脱水现象,发生脱水时应立即补水,并注重补盐。 还有,中医理论中讲,夏季嗜食生冷,暑多挟湿,湿气与热气或寒气相结合最易阻遏脾胃升降运动,出现不思饮食、恶心呕吐、腹泻等表现,一旦胃肠功能受到损伤,很难在短时间恢复,并且成为慢性胃肠炎、上消化道溃疡的重要成因及加重因素。因此,夏季饮食切忌贪凉,祛湿重在健脾,同时,湿性粘滞,容易使人产生倦怠,因此,也建议在早晚凉爽时进行散步、慢跑等舒缓运动,既可以减轻压力,还可以促进身体消化器官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 主持人:近年来广大居民认为三伏贴对冻病夏治很有好处,请问如何科学认识三伏贴? 高主任:三伏贴是有适应症的,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冬病夏治主要以治疗呼吸道疾病为主,比如慢性咳嗽、咳痰喘等。此类疾病症状表现为冬重夏轻、反复发作。从中医角度上来看,符合这两个特点的都可以进行三伏贴。三伏贴虽好,还应该科学合理地运用,中医上讲的如实热症,虚热证,或者痰热证则不适合。平时表现为爱上火,一感冒就嗓子发炎,或者咳黄痰,流黄鼻涕,脸上起痤疮,或者想喝凉的,大便干燥等,不适合用这种方法治疗。另外,咳血、发烧、皮肤特别容易过敏、孕妇、哺乳期妇女等人群也不适合。请广大市民朋友听从医生的指导进行贴敷与治疗,此外北京市在市级和区属医疗机构广泛开展了三伏贴,具体治疗点可以登录北京中医药信息网进行查询,或拨打12320北京市公共卫生服务热线进行咨询。 |
| |||||
Copyright © 2009-2025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教育中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