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健康播报】2015年5月15日 科学补碘 重在生命最初1000天
日期:2015年05月22日           来源:北京市卫生计生委
附件内容:暂无
【字号:

主持人:高主任,您好.又到了“防治碘缺乏病日”了,请您介绍一下今年的宣传主题好么?
高主任:观众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是我国第22个“防治碘缺乏病日”,活动的主题是“科学补碘,重在生命最初1000天”。碘缺乏病是由于外环境缺碘而导致的机体碘营养摄入不足,造成以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为主要发病机制的综合征。碘的主要生理作用是促进生长发育与维持人体能量代谢,碘缺乏病的主要危害是造成不可逆的智力发育损伤,其中胎儿期至出生后2岁是最为关键的时期。
我市无论城区,还是农村地区都属于环境缺碘地区。北京市通过开展持续的防治工作,并通过食盐加碘等措施的落实,于2000年实现了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但是,由于现有科技水平无法改变北京市环境缺碘的现状,因此,碘缺乏病的防控工作仍然需要持续有效地开展。
主持人:那么,我市对碘缺乏防控都采取了哪些措施呢?
高主任:目前,北京市防控碘缺乏病的主要工作是对居民食用盐碘含量和人群碘营养状况进行监测。并且,通过碘缺乏病调查结果,有针对性的对学生、家庭主妇及孕妇开展碘缺乏病防控健康教育。
据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数据,成年人群抽样尿碘中位数在100-200g/L,处于适宜水平,而孕妇尿碘适宜中位数应该在150-250g/L之间。据北京近些年监测结果显示,我市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持续控制在90%以上;2014年北京市共调查育龄妇女3279人,人群尿碘中位数163g/L;调查成年男性3252人,人群尿碘中位数:168g/L;调查8-10岁学生3616人,人群尿碘中位数181g/L;调查孕妇3389人,人群尿碘中位数:154g/L,各类人群碘营养状况处于适宜水平。但是,自2009年以来,孕妇人群碘营养状况呈持续下滑趋势,孕妇人群处于碘营养适宜水平下限。这样很容易导致胎儿智力发育的损害。
主持人:那么,为什么说生命孕育最初期科学补碘很关键呢?
高主任:在生命孕育的最初期,是神经系统发育最快速、最旺盛的一个时期,如果这个时候发生碘营养不足,就会对神经系统和智力发育产生损害,而且这种损害一旦发生就不可挽救。最近的研究证明这种损伤是一个量变的过程,也就是说轻度的缺碘就可以导致轻度的智力损伤,这种损伤不易察觉,但是会影响胎儿未来的发展,进而影响整个社会人口素质的构成。特别的是胎儿期至出生后2岁这1000天,适宜的碘营养尤为重要。因此,为确保孕妇合理碘营养,保证胎儿智力的正常发育,在没有特殊医嘱的情况下,孕妇在坚持食用碘盐的同时,还应通过海带、紫菜等食物保证合理碘营养摄入,最少2周食用1次。详情可拨打12320北京市公共卫生服务热线进行咨询。

 

 
网站导航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网站帮助     | 隐私安全
Copyright © 2009-2025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教育中心
技术支持:瀚铖盈佳(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