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7日星期六
【健康播报】2015年5月8日 应重点盯防低龄重症“手足口”患儿
主持人:高主任,您好。今年3月开始,我市手足口病例呈现上升趋势。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今年我市手足口病的发病趋势吗? 高主任: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最多,4-7月为发病高峰。学龄前儿童为高发人群,并可多次发病。 据市疾控中心统计,2015年1月1日至4月30日,全市共报告手足口病2293例,比去年同期(6861例)下降66.58%,并有51起聚集性疫情报告,涉及病例140人,较去年同期(211起)下降75.83%。在全部手足口病例中,5岁及以下患儿占到87.28%,研究表明,低龄感染手足口病,是重症甚至死亡病例的危险因素。因此,3岁以内,尤其是不满1岁的儿童患手足口病时,家长应更加注意做好重症病例的防范工作。 主持人:那么,手足口病是如何传播呢?有那些临床表现? 高主任:手足口病的传染途径较多:可经粪-口途径传播,还可通过患者的口鼻分泌物、皮肤或黏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物品等接触传播,也可经呼吸道传播,比如:飞沫、咳嗽、打喷嚏等都可以造成传播。 临床表现为发热、厌食、口痛、口腔内出现疱疹,手足等部位出现斑丘疹,多数在一周左右痊愈。少数病例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一至五天左右出现脑膜炎、肺水肿等,极少数病情危重者可至死亡。 主持人:那么,我们有哪些措施来预防手足口病呢? 高主任: 预防手足口的方法主要是勤洗手,多通风,戴口罩。尤其是饭前便后、外出归来,家长和儿童都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还要注意居室经常开窗通风,勤晒衣被。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及餐具应充分清洗、消毒。手足口病流行期间,不要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打喷嚏时最好用手绢或纸巾来遮挡。 对于托幼机构而言,一定要严格执行晨检、午检制度、缺勤登记及停班、停园等规定,发现可疑患儿要立即采取送诊、居家观察等措施。托幼机构如出现手足口重症或死亡病例,或1周内同一班级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时,建议患儿所在班级停课10天;1周内累计出现10例以上或3个班级分别出现2例以上时,建议托幼机构停课10天。 详情请拨打12320北京市公共卫生服务热线进行咨询。
|
| |||||
Copyright © 2009-2025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教育中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