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北京将大步跨进世界健康城市
日期:2011年08月29日           来源:北京晚报
附件内容:暂无
【字号:
    过去五年,首都经济社会发展跨上了新台阶。未来五年是本市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健康城市的重要阶段,医药卫生事业和城市健康发展既面临着新的挑战,也面临着新的战略发展机遇。“十二五”时期健康北京发展总目标是:居民健康水平进入世界先进前列: 
    ●人均期望寿命增长1岁; 
    ●婴儿死亡率控制在4%。以下; 
    ●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12/10万以下。 
    健康北京人健康北京城路线图 
    5条主路 28条路径 
    主路一 
    促进居民健康 
    ■路径1 普及健康知识 
    实施健康知识传播“五个一”工程,即:设立一个市级电视健康频道,建立一个市级健康教育馆,办好一个健康教育网站,举办一个健康教育论坛,每个区县开辟一个健康教育基地。到2015年,居民基本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80%以上。 
    ■路径2 调整生活方式 
    引导居民平衡膳食。到2015年,居民人均日食用盐摄入量下降到11克以下、油脂摄入量下降到40克以下。鼓励厂家开发低糖、低脂和低盐食品,开设“低盐、低脂”食品专柜,建立健康食堂和示范餐馆。 
    强化控烟行动。党政机关、教育和医疗卫生系统等率先实现室内无烟目标,在全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降低人群吸烟率,成人吸烟率控制在25%以下。 
    提倡规律生活。保持规律的进食习惯,定时用餐。成人每天睡眠时间一般保证在7至8小时。每天早晚刷牙,餐后漱口,保持个人清洁卫生。 
    ■路径3 开展健身行动 
    实施全民健身工程。全市各街乡和社区(行政村)均建有公共健身设施,具备开放条件的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率达到70%。发展全民健身指导和志愿服务队伍。完善全民健身体育组织网络。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开展工间操等健身活动,每天不少于20分钟。学生在校期间每天不少于1小时参加体育锻炼。到2015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达到49%以上。 
    ■路径4 防控慢性疾病 
    服务高危人群。落实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制度,提供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血脂、血糖等服务。在社区启动居民健康管理工程,对超重肥胖、血压偏高、糖调节受损、血脂异常和吸烟者等慢性病高危人群实施健康指导。 
    启动慢性病社区管理。全市培养百名社区慢性病管理专家,每年举办千场社区健康知识讲座,配备1万台自助健康监测设备。在社区开展“卫生保健进万家”活动,免费培养10万名家庭保健员,建立群专结合的慢性病综合管理模式。35岁以上人群血压和血糖知晓率均达到80%。 
    ■路径5 维护心理健康 
    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心理卫生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和辅导,建立心理咨询专兼职队伍,完善公益心理援助热线功能,开展心理应激救援服务。成立心理危机干预专家组,对重大灾害及突发公共事件进行人群心理危机干预。在有条件的学校、社区和单位建立心理咨询室,及时疏导和解决不同人群的心理问题。 
    ■路径6 呵护老年健康 
    落实“九养政策”,完善“9064”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到2015年,每百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4张。每年免费为老年人群接种流感疫苗,为无保障的老年人免费体检,为60岁以上贫困老年人免费镶牙,65至74岁老年人有功能的牙齿数保持在20颗以上。      
    主路二 
    强化公共卫生 
    ■路径1 防控传染疾病 
    加强能力建设。做好十六种疾病的免疫接种,儿童免疫接种率保持在98%以上,构造良好的人群免疫屏障,做到积极防控传染病。逐步推广电子接种卡,“十二五”末,全市免疫规划接种门诊全部达到A级以上标准。 
    ■路径2 确保卫生安全 
    加强公共场所、职业环境危险因素监测和监督管理。提升对爆炸、生物、化学、核与辐射等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和救治能力。做好大型集会活动和人群密集场所的公共卫生安全保障工作。 
    ■路径3 做好妇女保健 
    推进母婴安全行动计划。完善财政补偿和救助机制,减少因经济原因放弃抢救导致的孕产妇死亡。提高郊区县产科服务能力,畅通危重孕产妇抢救绿色通道,降低孕产妇死亡率。转变孕产期保健模式,开展孕情监测,提供孕产妇系统保健服务包,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     
    ■路径4 促进儿童健康 
    提供儿童保健服务。为0至6岁儿童提供包括生长发育监测、喂养与营养指导等。保护儿童牙齿健康,每年免费为3至4岁儿童提供氟化泡沫预防龋齿服务,为7至9岁儿童提供龋齿检查和防治服务。 
    提高中小学生健康素质。每学期对学生进行视力检查,2015年中小学生肥胖率控制在18%以下。 
    ■路径5 改善精神卫生 
    在三级综合医院设立精神心理科,改善区县精神病专科医院服务条件,到2015年,重性精神病患者获得有效管理治疗的比例达到95%。 
    ■路径6 推广健康体检 
    提供基本体检服务。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动员居民积极参加知己健康行动,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药店和计划生育服务站为市民提供免费的血压、体重和腰围测量服务以及药学、计划生育等卫生保健知识咨询服务。     
    ■路径7 做好急救服务 
    推进院前急救体系建设。实施急救服务“五个一”工程,即:制定一个全市急救站点布局规划,建立一个全市急救车辆统一指挥平台,在全市急救系统实施一个院前急救服务标准,建立一个城乡统筹一体的急救体系,对全市急救系统实施一个预算。 
    提高急救效率。到2015年,实现五环路以内的城市中心区按平均急救服务半径每2公里设置1个急救站,五环路以外的郊区、农村按平均每3万至5万人密度设置1个急救站。城市中心区平均急救反应时间在15分钟以内,郊区、农村平均急救反应时间在20分钟以内。急救呼叫满足率达到95%以上。     
    主路三 
    提升医疗服务 
    ■路径1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完善首都医药卫生管理协调机制,优化区域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推进全行业和属地化管理。 
    ■路径2 舒解群众看病难的问题 
    到2015年底,每千人口实有床位数达到5张左右,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4人左右。 
    提高医疗服务效率。显著降低平均住院日,从目前的14天缩短到10天以内;预约挂号率提升至80%以上;到2015年底,社区转诊预约成功率达到80%以上。 
    利用信息化技术开展便民服务。利用5年时间,建成全市统一的电子病历信息系统。 
    ■路径3 建设国际一流诊疗中心 
    实施“215”高层次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到2020年,选拔和引进20名领军人才、100名学科带头人、500名学科骨干,建立20个以重点学科为依托,以培养两院院士等拔尖创新人才为核心的创新平台。 
    五年内,力争使本市的全国重点专科的数量达到100个左右。 
    提升远郊区县和薄弱地区医疗服务能力。在远郊区县和亦庄新城,建成11所区域医疗中心,达到三级医院功能要求。远郊区县和薄弱地区达到和接近三级医院水平的医疗机构数量达到21所以上。 
    发展中医药特色服务。开展中医药防治首都十大危险疾病的“十病十方”科技攻关。“十二五”期间研发出1个中药新药、10个院内制剂和30项能向基层卫生系统推广的适宜技术。 
    ■路径4 推行家庭医生式的服务 
    着力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推广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到2015年,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85%以上。 
    ■路径5 化解群众看病贵的问题 
    增加政府卫生投入。政府卫生投入增长幅度要高于经常性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占经常性财政支出的比重逐步提高。 
    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十二五”期末,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均达到98%以上,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5%以上。 
    调整卫生总费用结构,增加政府和社会等公共支出比重,降低居民个人支出负担,将比例降至25%以下。     
    主路四 
    优化生活环境 
    ■路径1 改善污水处理能力 
    加强水污染源头防治。2015年,全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0%,中心城污水处理率达到98%,新城和重点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0%,村镇污水处理率达到60%。 
    ■路径2 提高垃圾处理能力 
    “十二五”期间,努力促进生活垃圾增长率逐年降低,2015年,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9%、郊区达到95%以上,生活垃圾资源化率达到55%。 
    ■路径3 控制大气噪声污染 
    2015年,力争全市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比例达到80%。 
    ■路径4 改善交通安全状况 
    2015年,中心城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力争达到50%,年万车交通事故死亡率控制在1.7以下。 
    ■路径5 整洁城乡市容环境 
    2015年城区80%居住区出行500米即可达公共绿地,全市林木绿化率达到5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6平方米。 
    ■路径6 创造综合支撑条件 
    降低城镇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加强城市应急管理,增强市民安全感。大力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五年建设、收购各类政策性住房100万套,对符合保障条件的申请家庭做到应保尽保。 
    提高全民受教育水平,2015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40%,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5年。鼓励生态涵养区发展疗养、健身、休闲、养老服务等产业,提供更多的养生休憩健身空间。 
    主路五 
    加强行政监管 
    ■路径1 让居民安全饮食 
    实现食品链条各环节的全过程监管。到2015年,全市A、B级餐饮单位达到55%以上,重点食品安全监测抽查合格率高于98%。 
    ■路径2 让居民放心用药 
    继续加强药品安全监督网建设,在全市范围内建设一百个药品安全示范街道(乡镇),培育一千个药品质量诚信企业,发展一万名药品安全员,创建“药品放心城市”。 
    ■路径3 让居民安心就诊 
    加强医疗质量监管,推行临床路径,控制医疗事故发生率,保证医疗安全。 
    ■路径4 建立健康评估机制 
    在城市规划、产业结构调整、公共设施建设等方面坚持健康优先的原则,建立健康风险评估机制。推进健康政策制定公众参与机制,建立健全重大决策听证、质询、公示、论证制度,落实责任追究制度。     
    健康北京城具体五目标 
    ●目标一:公共卫生服务实现全覆盖。显著提高慢性疾病防控能力,提供健康教育服务,促进居民生活方式转变,力争使心脏病、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损伤和中毒的年龄别死亡率分别降低10%。提升精神卫生、妇幼卫生、老年保健等服务水平和能力。落实免疫预防各项措施,做好防控传染病的工作。 
    ●目标二:医疗服务和保障水平提升。增加投入,健全医疗保障制度。提高郊区县诊疗能力和水平,优质医疗资源向郊区县转移。控制医药费用,提高服务效率。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形成“社区首诊、分级就诊、双向转诊、社区康复”的就医新格局。个人卫生支出占全市卫生总费用的比例降低至25%以下,进一步缓解看病难压力。 
    ●目标三:城乡环境更加宜居。林木绿化率提高到57%,交通拥堵现象得到有效治理,中心城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达到50%。万元GDP能耗、水耗、二氧化碳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持续下降,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的比例达到80%。基本实现城市生活垃圾零增长、污水全处理。 
    ●目标四:居民生命更加安全。重点食品安全监测抽查合格率达到98%,药品抽验合格率达到98%,农村居民饮用水水质合格率达到90%。加强应急管理,健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事件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减少居民意外伤害和死亡事件。 
    ●目标五:经济社会支撑条件更加稳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均衡增加,扩大就业,控制失业,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提高全民受教育水平。推进全民健身行动,增强市民体质。 

 
网站导航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网站帮助     | 隐私安全
Copyright © 2009-2024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教育中心
技术支持:瀚铖盈佳(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