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2日星期四
【健康播报】“全面、均衡、适量——培养健康的饮食行为”
问:今年5月20日是第11个“中国学生营养日”。近年来,我市青少年营养问题突出,超重、肥胖引起社会关注。能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好吗?
答:为广泛深入地宣传学生时期营养的重要性,大力普及营养知识,2001年5月,教育部、卫生部联合颁布文件,将每年的5月20日定为“中国学生营养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全面、均衡、适量——培养健康的饮食行为”。 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提高,高热量、高脂肪、高糖份的三高食物大量增加,加之膳食结构不合理、体力活动减少等原因,我市青少年肥胖检出率有大幅度增加的趋势。2009—2010学年,我市中小学生肥胖检出率为20.3%,其中,男生肥胖检出率为24.4%,女生为15.8%;小学生肥胖检出率为20.7%,中学生为19.8%。值得注意的是,2010年我市城区学生肥胖检出率为20.0%,郊区学生为20.8%,首次出现郊区学生肥胖率高于城区的现象。 问:那么,青少年肥胖有什么危害呢? 答:肥胖是一种常见的营养代谢性疾病。人体从食物中获得能量,通过各种体力活动和运动等方式消耗能量并达到动态平衡。如果身体摄入的能量没有被完全利用,多余的能量将以脂肪的形式储备在人体内。如果长期储备这些脂肪,就会造成脂肪在身体里堆积,超过正常的水平,就会导致了超重和肥胖。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母亲孕期营养及儿童早期营养状况,不健康的饮食行为、缺乏体育锻炼等原因都能导致儿童青少年肥胖。 肥胖对儿童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青春期少年对体型很注意,有些女孩子因减肥心切而过分节食,甚至因心理冲突激烈,而产生自杀意念和行为。 肥胖既是独立的疾病,同时,也会为成年期慢性病留下重大隐患。大量的科学证据表明,超重和肥胖症是高血压、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冠心病、脑卒中、某些癌症、睡眠呼吸暂停症、内分泌及代谢紊乱、胆囊疾病和脂肪肝、骨关节和痛风等多种疾病的危险因素。因此,预防控制肥胖,对预防慢性病的发生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问:那么,采取哪些措施可以预防和控制肥胖呢? 答:预防肥胖首先就是要“管住嘴、迈开腿”,培养学生全面、均衡、适量的健康饮食行为,养成每天吃早餐的好习惯,不盲目节食。其次,做到要适度运动,保持健康体重,青少年每天在学校至少要进行1小时的有氧运动,消耗脂肪,控制体重。此外,还要注意对体重进行定期的监测。 目前,我市已经在学校开展营养教育课程, 并且实施为学生免费体检的政策以及为学生配送营养午餐,这些措施都为预防青少年肥胖提供了帮助。2011年,北京市还将重点关注学生体力活动情况,配合教委制定“体育课卫生监督技术规范”,提高学校体育课和课外活动的运动强度和质量,推动全市预防控制学生肥胖工作。 |
| |||||
Copyright © 2009-2025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教育中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