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每周急救话题】意外受伤先止血
日期:2011年04月13日           来源:北京市卫生局健康播报
附件内容:暂无
【字号:
    随着天气转暖,人们的户外活动逐渐增多,随之各类意外伤害也有所增加。通常在发生意外的现场都伴随着出血。一般成人总血量大约4000毫升左右。短时间内丢失总血量的1/3时(约1300毫升),就会发生休克。表现脸色苍白,出冷汗,血压下降,脉搏细弱等。如果丢失总血量的一半(约2000毫升),则组织器官处于严重缺血状态,很快可导致死亡。因此在现场人们首要做的就是需要止血,止血前需检查清楚出血情况,根据出血种类而采取不同的止血方法。 
  1.毛细血管出血:呈小点状的红色血液,从伤口表面渗出,看不见明显的血管出血。通常能自动停止。一般可用碘酒和酒精消毒伤口周围皮肤后,以消毒纱布和棉垫盖在伤口上缠以绷带,即可止血。 
  2.静脉出血:暗红色的血液,迅速而持续不断地从伤口流出。止血的方法和毛细血管出血大致相同,但须稍加压力缠敷绷带;不是太大静脉出血时,用上述方法一般可达到止血目的。 
  3.动脉出血:来势凶猛,颜色鲜红,随心脏搏动而呈喷射状涌出。大动脉出血可以在数分钟内导致患者死亡,需紧急处理并送医院抢救。 
  一般针对小的创口出血止血法。可用生理盐水或干净流水冲洗消毒患部,然后覆盖消毒纱布用绷带扎紧包扎。注意:如果患部有较多毛发,在处理时应剪、剃去毛发。 
    1.压迫伤口止血法:如果伤势严重,而身边又无止血器材,可用随手取得的任何东西,如清洁的手帕,撕下的衣物或直接用手压住伤口止血,以争取时间送医院处理。   
    2.指压止血法:用拇指压住出血的血管上方(近心端),使血管被压闭住,中断血流。在不能使用止血带的部位,在紧急情况下,可暂用指压止血法。 
  3.止血带急救止血法:四肢较大的动脉出血时,用止血带止血。最好用较粗而有弹性的橡皮管进行止血。如没有橡皮管也可用宽布带以应急需。用止血带时,首先在创口以上的部位用毛巾或绷带缠绕在皮肤上,然后将橡皮管拉长,紧紧缠绕在缠有毛巾或绷带的肢体上,然后打结。止血带不应缠得太松或过紧,以血液不再流出为度。上肢受伤时缚在上臂,下肢受伤时缠在大腿,才会达到止血目的。缚止血带的时间,原则上不超过一小时,如需较长时间缚止血带,则应每隔半小时松解止血带半分钟左右。在松解止血带的同时,应压住伤口,以免大量出血。扎好止血带后,一定要做明显的标志,写明上止血带的部位和时间,以免忘记定时放松,造成肢体缺血时间过久而坏死。

 
网站导航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网站帮助     | 隐私安全
Copyright © 2009-2025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教育中心
技术支持:瀚铖盈佳(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