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桑拿天” 最易蒸出六种病
日期:2010年07月30日           来源:新华网
附件内容:暂无
【字号:

“桑拿天” 最易蒸出六种病

    进入7月以来,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了高温多雨的天气,有的达到38℃-40℃,北京遭遇近10年来持续时间最长的高温天气。闷热、潮湿的“桑拿天”像一个大蒸房,使人十分难受, 很多医院中暑、感冒、腹泻病人急剧增多。前天,北京市气象台继续发布黄色预警信号称,受暖气团影响,未来三天北京地区将仍持续高温、潮湿的“桑拿天”天气。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主任钱丽旗博士说,在这样持续高温的环境下,极易突发各种疾病,尤其是平时患有慢性疾病以及在高温环境下作业的人群,应做好特别防护,不要让“桑拿天”蒸出病。  
  ■“桑拿天”最易高发六种病  
  钱博士说,人在高温状态下,身体的新陈代谢会显着加快,情绪也容易烦躁,尤其是高温湿闷的桑拿天,空气中水分增高,含氧量降低,容易导致缺氧,诱发多种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夏季出汗多,血液黏稠度增大,容易形成小血栓,造成心脑血管疾病发作。在空调房间,室内外温差大,冷热刺激会使血管出现骤缩骤扩,血压随之上下波动,易引发血管痉挛,导致心脑血管意外甚至猝死。  
  中暑:温度过高、湿度过大会导致出汗不畅,体热发散受阻,容易引发中暑。  
  腹泻:夏天容易贪凉,如吃冰淇淋、喝冰镇冷饮等,太凉的食物冷饮会扰乱肠胃功能,导致消化能力下降,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严重时会引发急性肠胃炎。再加上夏季炎热,细菌活跃,食物易腐败变质,更为人们的肠道安全埋下了隐患。  
  皮肤病:最常见的就是过敏性皮炎、湿疹等。在闷热天,真菌繁殖能力增强,可致脚癣、手癣、股癣等病情加重,尤以脚癣、股癣最明显。  
  热伤风:酷暑天得的感冒,老百姓叫热伤风,中医称为暑湿感冒。热伤风多发生于夏至以后,尤其是闷热潮湿的“桑拿天”,暑热蒸动湿气,湿热氤氲,留恋不解,容易侵犯人体,阻滞气机,造成身体失调,引发热伤风。有的长时间吹空调,体内热毒多,加上感受外邪,形成“寒包火”。  
  女性痛经:有些女孩子贪凉,把室内空调温度调得太低,喝冰镇冷饮。钱博士是妇科疑难病专家,7月以来,她接诊了40多位这样的病例,其中多为20多岁的年轻人。  
  ■如何安然度过“桑拿天”  
  1.尽量减少外出,适时补充水分。上午10时~下午2时是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段,尽量减少外出。如果因为需要必须在高温下工作,应注意随时补充水分。夏天出汗多,适时补水,不要渴了才喝水。但不要在大汗后一口气喝大量水,要少量多次,以利于人体吸收。  
  2.空调温度设定不要太低。天热,人们喜欢呆在空调房间里,有的办公室的空调温度调得很低,时间长了,人体被吹得四肢发冷,加之门窗紧闭,室内通风又不好,空气不新鲜。如果下班出门被热气一蒸,冷热骤变,很容易引发热伤风。房间内使用空调时,温度设定26℃左右,室内外温差以不超过7℃为宜。办公桌、床最好不要安排在冷风直吹的地方。应该减少呆在空调房间里的时间,适当在外面走走,加强耐热锻炼,尤其不要大汗淋漓就直接冲进空调房或对着电扇吹。  
  3.食宜清淡,不过食生冷。饮食应以清淡口味为主,避免过食生冷和油腻辛辣的食物,最关键的就是不要贪凉。因为夏季气候炎热,人体血管扩张,气血趋向体表,形成阳气在外,阴气内伏的生理状态。人体的肠胃往往变得“脆弱”,表现为消化液减少,胃酸降低,食欲不振,如果大量吃冷饮容易伤及脾胃阳气,造成运化失调,湿邪阻滞气机,易患腹泻和感冒。可以多吃一些苦味食物,如苦瓜、百合、莴笋、黄花菜等。这些食物味苦或微苦,既清心除烦,健脾祛湿,又增进食欲。  
  4.充足睡眠,适量运动。夏季由于晚睡早起,相对睡眠不足,易伤心神,加之暑热耗气伤津,容易造成人体的免疫功能减低。所以,在夏天一定要注意生活规律,不要过度熬夜,尤其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最好中午小憩一会儿。同时要注意适量运动,以利气血流畅,养生祛病。  
  5.保持良好的心情。人的情绪与外界环境密切相关,当遭遇持续高温时,人体便处于“易激惹状态”,中医有“暑必伤心”之说。炎热的暑气最易扰乱心神,可出现心悸、心烦、失眠、急躁、易怒发火等情绪变化。经常失眠、发怒的人容易引起免疫功能下降,机体杀伤、吞噬病原微生物的能力削弱,给病毒以“可乘之机”。所以,保持良好的心情和豁达的心胸,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预防疾病的功效。  
  6.家里要备用一些防暑祛湿的药品。如仁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或胶囊等。藿香正气水是夏季常用解暑药物,具有散寒化湿、和中祛暑的作用。同时对治疗湿疹、足癣等皮肤病也有很好作用。藿香正气水和藿香正气胶囊两者的配方基本都是一样的,藿香正气水由水煮及酒浸制而成,疗效最明显,但口感较差。藿香正气胶囊药效不及藿香正气水,但易服用、吸收快、携带方便,对于惧怕中药苦味的人来说比较合适。 

  

  

 
网站导航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网站帮助     | 隐私安全
Copyright © 2009-2024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教育中心
技术支持:瀚铖盈佳(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